你家娃是不是也这样?
问他在学校干啥了,一句“就那样”打发你;
想跟他聊聊天,人家头都不抬,耳机一戴,“嗯啊哦”三连走天下;

你越急着沟通,他越躲,最后干脆房门一关:“别来烦我!”
别光想着“这孩子怎么越来越孤僻”,
先想想——他不是不想说,是你每次“听”的方式,都在告诉他:“说了也没用。”
咱当爸妈的,总觉得自己很会沟通:
天天问、时时管、事事讲道理。
可结果呢?孩子嘴巴越闭越紧。
今天不绕弯子,咱就唠点实在嗑:
为啥孩子不愿开口?
到底该怎么聊,他才愿意搭理你?
孩子不说,是因为“说过了没用”
你可能忘了,小的时候他可不是这样的。
两三岁那阵儿,话痨得你能崩溃:
“妈妈为什么天是蓝的?”“蚂蚁有没有爸爸?”“我能不能吃云朵?”
那时候他是真把你当“万事通”,恨不得一分钟问八百个问题。
可后来呢?
你是不是经常回他:
“等会儿!”“写完作业再说!”“这有什么好问的?”
甚至他刚开口说“今天没人跟我玩”,你就立马接:“那你不能主动点吗?”
时间一长,他心里就明白了:
我说出来,不是被打断,就是被教育,还不如不说。
你看,不是他变沉默了,

是一次次尝试表达,换来的都是“堵嘴”。
大人常犯的三个沟通错误,越努力越翻车
❌ 1. 把聊天变成“审问大会”
“作业写了没?”“考试多少分?”“老师有没有批评你?”
一回家,连珠炮似的问一圈。
孩子一听你开口,神经立马绷紧:
“又来了,又要查我底细了。”
这种“关心”,听着像盘问,谁还想回应?
❌ 2. 他一诉苦,你就给方案
孩子说:“今天体育课没人跟我一组。”
你马上说:“那你下次主动邀请别人啊!”“别站那儿不动!”
你以为在支招,其实在否定他的感受。
他真正想说的是:“我有点难过。”
而你却跳过去说:“你怎么还不解决?”
久而久之,他就学会了:情绪不能说,只准报喜不报忧。
❌ 3. 自己从不分享,只要求他敞开
你整天问孩子“过得怎么样”,
可你自己回家就叹气:“别问了,累死了。”
或者饭桌上只谈成绩、补习、升学,
从来不聊“妈妈今天被领导夸了超开心”“爸爸昨天差点迟到笑死”。
孩子怎么想?
“你们只关心我符不符合标准,又不在乎我开不开心。”
那他还干嘛跟你掏心窝子?
想让孩子开口?试试这三个“软方法”
✅ 第一招:少问,多接
别老问“怎么样”,改用“接话茬”:
他随口说:“今天数学卷子挺难。”
你别说“那你考了多少”,而是说:
“哇,连你觉得难?看来真是不容易。”
一句话,让他感觉“你懂我”,而不是“你要查我”。
✅ 第二招:先打开自己,再等他靠近
试着在家里“自言自语式分享”:
“哎,妈妈今天开会说错话了,脸都红了。”
“爸爸刚才看到一只小狗追尾巴,笑得停不下来。”
你不经意流露的情绪,会悄悄给孩子信号:
“原来大人也会尴尬、会傻乐,那我也可以不用一直坚强。”
✅ 第三招:抓住“非正式时刻”聊天
别非得正襟危坐搞“亲子谈话”。
试试这些轻松场景:
- 送上学路上,放首他喜欢的歌,你说:“这首歌让我想起你跳舞的样子。”
- 睡前他赖床,你趴床上说:“我小时候最怕体育课,跟你一样。”

真正的沟通,发生在“不刻意”的时候。
说到底,每个不爱说话的孩子,
都曾热情地向你伸过手。
只是那时,他的话被忽略、被打断、被讲道理压回去,
才一点点收起了声音。
请记住:
孩子不需要一个完美的父母,
但需要一个愿意蹲下来,认真听他说“废话”的人。
转发提醒:孩子沉默,不是性格问题,是你曾经没接住他的真心话。从今天起,少说一句道理,多听一句“没用的话”,他会慢慢重新开始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