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南亚又一次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
今年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现任总统小马科斯逮捕,并且直接被送上了前往荷兰海牙的飞机,交到国际刑事法庭。这种场面,在东南亚历史上前所未有。杜特尔特曾经以铁腕形象著称,如今落得这般田地,很多人不免联想到20多年前的南联盟——那里同样有一位总统被自己国家“卖”了出去,只不过卖他的那个人,最后也没能落得好下场。
你翻开这些年的国际新闻,不管是在塞尔维亚还是菲律宾,甚至在更早的东欧,一旦有政治家把“讨好美国”当作治国秘诀,结果最后都没能笑到最后。
表面上风光,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条路,走过一次就已经够荒唐,可总有人还想着“重蹈覆辙”。
很多中国人对塞尔维亚并不陌生,但“佐兰金吉奇”这个名字大多数人还是要查一查。
金吉奇是2001年到2003年塞尔维亚总理,出生于1952年,家境普通。父亲是军人,小时候的他因为挨打,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事。一路读到哲学博士,青年时曾因参加学潮流亡德国,回来后混进政坛,一步步坐到总理的位置。
他的仕途有点像是一直在等机会。
等到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贝尔格莱德一片废墟。那会儿金吉奇正好当市长,他可没站出来稳定民心,反倒是自己跑去黑山“避难”。等到轰炸结束后,他却凭着“亲西方”的标签、对西方民主的狂热信仰,很快又在美国支持下重新进入权力核心。
而他的最大政敌,就是曾经的南联盟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
米洛舍维奇1941年出生,是正儿八经的南斯拉夫老革命。年轻时加入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后来做过塞尔维亚总统、南联盟总统。他是那种典型的“民族主义强人”,始终坚持要塞尔维亚人生活在同一个国家。他反对西方干涉,反对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结果也就和西方彻底结下了梁子。
1990年代,南斯拉夫解体,塞尔维亚成了新南联盟的核心。为了维护统一、应对分裂势力,米洛舍维奇带着国家先后经历了克罗地亚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
到了1999年,科索沃问题激化,塞尔维亚军队被指控对阿尔巴尼亚裔实施“种族清洗”。美国为首的北约借机轰炸南联盟,塞尔维亚被打得元气大伤,米洛舍维奇的权威也受到了巨大冲击。
2000年,经济崩溃、外部压力加大,塞尔维亚国内反对派联盟在大选中获胜。米洛舍维奇下台,民主派领导人科什图尼察成为新总统。可实际权力更集中的,是刚刚当上总理的金吉奇。
这时候,国内面临的问题很现实:外债一屁股,百废待兴;外有北约虎视眈眈,内有各路黑帮盘踞。金吉奇此时最想干的两件事——第一,彻底铲除米洛舍维奇的影响力;第二,向美国和西方证明自己,换取经济援助。
美国人这时候开出了条件:只要塞尔维亚把米洛舍维奇交给海牙国际法庭,就能获得十多亿美元的援助。金吉奇没多犹豫,果断接受了。
2001年4月1日,贝尔格莱德,米洛舍维奇被特警逮捕。这位前总统被控多项战争罪、反人类罪。总统科什图尼察坚决反对将他引渡出国,坚持“国家尊严不容外人干涉”。但金吉奇为了尽快落实和美国的“交易”,直接绕过总统和宪法委员会,将米洛舍维奇秘密送往海牙。
当时的塞尔维亚社会,愤怒和羞辱交织。大批市民上街抗议,高喊“卖国贼”。很多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抓了一个前总统,这是一种把国家的脸面拱手送给外国人的行为。
按金吉奇的盘算,把米洛舍维奇送出去,不仅能换到外汇,还能让西方彻底消除对塞尔维亚的戒心。他想成为“开明总理”,带领国家走向“文明世界”。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无比骨感。
最讽刺的是,西方国家承诺的十几亿美元援助,等人送到手,真正到账的只剩下了七千万美元。剩下的钱,不是被拿去还塞尔维亚以前欠下的军火债,就是要塞尔维亚进口美国剩余农业产品,还有些要分十年支付,每年还要附加一堆苛刻改革条件。
对当时经济凋敝、民众生活困难的塞尔维亚来说,这点援助根本不够塞牙缝。金吉奇自己也傻了眼,发现这一番操作不但没解决问题,反而彻底失去了百姓的信任。
金吉奇上台后,为了进一步“自证清白”,对国内黑帮势力大开杀戒。他的对手泽蒙帮等黑帮本来和米洛舍维奇关系密切,如今“保护伞”没了,自然和金吉奇成了死敌。
2003年3月12日,金吉奇在贝尔格莱德政府大楼前被泽蒙帮狙击手射杀。
讽刺的是,这场刺杀在塞尔维亚并没有引发太多同情,反倒是部分民众私下拍手称快。有人觉得,这就是“卖国求荣”的应有下场。金吉奇的葬礼甚至远不如米洛舍维奇被捕时激起的反响。
后人如何看待这场交易?
塞尔维亚社会的记忆很长久。到今天再去问塞尔维亚人,大多数人并不认可金吉奇的选择。他们认为,不管米洛舍维奇有没有错,他身为国家元首,理应由本国司法系统处理。国家尊严高于一切,卖国换繁荣,最终只会换来耻辱。
更重要的是,金吉奇自以为出卖米洛舍维奇能让自己“站稳脚跟”,结果却是反对力量更激烈,黑帮趁机反扑,西方也并未真心支持塞尔维亚。最后连自己都被“交易”推入了深渊。
再回头看今天菲律宾。小马科斯把杜特尔特送往国际刑事法庭,看似是一种“正义”的胜利。但从塞尔维亚的教训来看,这样的“讨好美国”只能是自断后路。菲律宾社会内部的矛盾不会因为一个杜特尔特被押解就烟消云散,外部美国的援助也未必像当初承诺那样丰厚。
而且,历史告诉我们,一旦开了“卖总统”的头,下一个被卖的,很可能就是自己。今天你能将前任总统送走,明天别人也能以同样的理由将你送去“交易”。到最后,整个国家的尊严和独立也会丧失殆尽。
塞尔维亚的转机,是在2012年武契奇上台后出现的。他调整了外交策略,不再一味讨好西方,而是选择多元合作、平衡外交,特别是和中国等新兴大国加强联系。2020年新冠疫情,中国送来了大批医疗物资,武契奇在机场感动流泪,这一幕让塞尔维亚人看到了独立自强的希望。
同样,菲律宾如果一味靠“卖国求荣”来换取外部支持,最终很难获得长远发展。杜特尔特的铁腕方式有争议,但更需要由本国人民自己来审视、评判,而不是把主权问题丢给外人处置。
金吉奇曾以为,靠“卖总统换援助”能让塞尔维亚进入“西方俱乐部”,结果美国既没兑现承诺,国内政局反倒更乱。最终他不仅没能稳固权力,还落得个死于非命的下场。讽刺的是,米洛舍维奇虽然身陷囹圄,死后反倒得到了不少人的同情。
历史的钟摆,总在相似的地方摆动。那些把国家利益和尊严当作筹码、希望靠“卖国”赢得个人荣华的人,最后都没能逃脱被历史和人民唾弃的命运。哪怕再动听的“民主”“自由”包装,也掩盖不了背后的羞辱和失落。
每个国家都可能经历动荡和阵痛,但真正能走向独立和繁荣的路,始终只有一条——靠自己、挺直腰杆。卖国求荣,只会被历史写进黑名单里,成为后人警醒的反面教材。
参考资料:
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在风浪中继续掌舵[J].世界知识,1992,(18):17-18.
李俊.一位政客的结局——塞尔维亚总理金吉奇遇刺[J].世界知识,2003,(07):30-30.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