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被国家队开除,退役11年后再看王濛现状,才明白李琰说的没错

这个出身黑龙江的短道速滑“四金王”,一生不是在领奖台上冲线,就是在台下“冲动”。

她三次被国家队开除,因骨折错失奥运,创业差点赔光积蓄,却从没喊过一句“认输”。

退役11年,她没有消失在冰面之外,反而开辟了解说、创业、教练、综艺多重赛道。

与其说把“退役”活成了“开挂”,不如说是一个东北姑娘“拿命硬扛”的逆袭实录。

她出生之前,重男轻女的父亲以为自己会喜得贵子,便给未出生的孩子起名叫“王蒙”。

结果生出来的是个闺女,干脆加了个“三点水”,成了“王濛”。

可惜,这“濛”字的温婉气质,她一点没继承。

从小到大,家里没一件东西能“安稳过冬”。

别的孩子抱着娃娃哄自己,她则追着纸枪满胡同炫技。

为了“削她的棱角”,妈妈花式投喂文艺素养,送画板、请家教,安排得比补习班还密集。

结果画笔两节折断当飞镖扔出去,美术纸撕得比小品剧本还碎。

被问想学什么,她只来一句:想上少林学武。

爸妈一算学费3700块,折合当时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立马把“女武僧梦”打包扔进抽屉。

1994年底,市体校教练马庆忠到小学选苗子,一眼锁定操场上那个“像小坦克一样横冲直撞”的姑娘。

他招手一喊,王濛立刻跟了过去,连个招呼都没跟爸妈打。

回到家累得四仰八叉、不吃不喝,爸妈一查,才知道孩子已经偷偷去体校报道了。

家长气得跳脚,尤其是父亲,直接找上教练要求退人。

但拗不过女儿一句“我喜欢滑冰”,再加上教练连哄带劝,最后只好咬牙同意。

就这样,一个从不安分的小孩,正式开启了“短道人生”。

但那会的体校环境,完全没有现在“运动天才孵化基地”的样子,孩子们穿着自制冰刀鞋,在河道上训练。

冬天寒风刺骨,夏天蚊虫满天,凌晨五点集合,晚上九点睡觉,衣服饭菜全靠自己。

训练完,脚被冰鞋磨得通红,有时候脱下来连袜子都扯不下。

王濛也曾想过放弃,有次她实在坚持不住,直接扔了冰刀回了家。

以为能等来一句“辛苦了”,结果父亲什么也不说,只是坐在院子里,一刀一刀地磨着她刚摔掉的冰刀。

她愣在那儿看了十分钟,终于上前把冰刀抢回去,第二天又回到了训练场。

14岁升入黑龙江省队,16岁在九运会上拿下铜牌,从此一脚踏进国家队的门槛。

速度、爆发力、对抗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样样顶格,前辈都还在,她却已经被定为“重点培养对象”。

可才华这东西,如果没有“规矩感”护航,很容易跑偏。

刚进国家队不久就被开除,具体原因是请客吃饭,花了数万元。

虽然那年她还没红,也没上热搜,但内部处理可一点没含糊:回省队反省去。

没多久,她被重新征召入队。

2002年世青赛上拿下500米冠军、全能亚军、1500米季军,把质疑她的人噤得一言不发。

2004年,她在十运会上击败偶像杨扬,拿下500米和全能冠军;

2006年,她在都灵冬奥会拿下首金,彻底走上短道速滑的王座。

到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她状态拉满,接连打破两项纪录,卫冕500米冠军,再加上1000米和3000米接力,一口气斩获三金。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冬奥三金,也是“王濛时代”正式封神的节点。

然而,她在亚冬会后公开“吐槽”刚上任的主教练李琰,认为其训练方式过于极端、压榨选手。

这一番话,直捅体制脊梁,被立马逐出国家队。

不过,对于如此“叛逆”的王濛,李琰却有不同的看法:王濛只是脾气暴了一些,能力是绝对顶尖的。

这次“冲突”没拖太久,双方很快就摊开讲明,目标一致——为了金牌。

后来她在十一冬运会连夺七金,李琰也毫不吝啬地给了认可。

2011年,她和几名队员在丽江“聚餐唱歌”,引发与巡防队的冲突。

网友一边倒开骂,有人说“冠军耍酒疯”,也有人说“保安仗势欺人”,总之舆论天平摇摆不定。

紧接着,又出现“青岛训练打架事件”,直接让国家队下了最后通牒。

这次,不仅是被逐出,还附带“禁赛”惩戒,这算是她的“终极开除”——第三次。

那时候她依然处于竞技巅峰,只要改换国籍就能继续参加国际大赛。

放眼体坛,面对如此待遇能坚决拒绝的寥寥无几,可她没改国籍,也没抱怨,只是默默等待机会复出。

2014年,距离索契冬奥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濛却在训练中与队友碰撞摔倒。

这不是拉伤、不是崴脚,是彻头彻尾的骨裂两处,退赛成了定局,退役也成了现实。

王濛没办法再穿冰鞋上场了,冰场上的“黄金时代”,在那一刻踩了急刹。

本以为这位四金王会就此隐身,过上低调生活,可王濛从来不是按剧本走的人,

先是“下海”创业——当时的她,既没有所谓的投资模板,也不擅长财务管理,但就是有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成立文体公司,主营项目直奔“冰雪+装备”方向:冰鞋、比赛服、青少年推广、国家队衍生品……

她不只是卖装备,更想把冰雪文化搬到大众日常里。

这事听着很热血,做起来却相当现实。

公司经营困难重重,商业逻辑没跑通,资源整合也频频踩坑,王濛第一次意识到——场上是规则比速度,场下是节奏拼人脉。

除了经商,她还“客串”了半个娱乐圈。

从真人秀再到各种综艺综艺“社牛名场面”,王濛的表现一如既往地“开门见山”:情绪直给、反应生猛、语录金句四起。

和黎明搭档时,被观众调侃“一本正经带跑偏”。

说相声时,一身粉红色大褂,场面比比赛还火热。

只不过,笑过闹过,她自己心里清楚,冰雪才是根。

2018年,王濛接替恩师李琰成为主教练,这个职位不是挂名也不是过渡,她真刀实枪带队伍。

上任不久就带出惊人成绩——男速1500米金牌,结束男队56年“无金纪录”。

整个赛季拿下10金战绩,外界纷纷喊她“王主帅”。

而让她彻底“破圈”的,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的解说身份。

从观众视角看,这是“王濛语录年”。

从“我的眼睛就是尺”到“这犯规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再到“裁判你赶紧看录像”,她的解说像是给体育播报加了“东北喜剧滤镜”。

但她的出圈,并不是因为“说得好笑”而已。

为了解说,王濛早就研究透国际裁判判罚规则,甚至邀请国际技术代表来中国选拔赛执裁。

她逐帧研究录像、比对案例、分析细节,只为做到“说得准,说得值”。

她要的不只是热度,而是用话筒继续推广冰雪运动,用声音延续专业身份。

结语

王濛的人生,是比赛、是冲撞、是逆风翻盘,更是无数次被误解后,依然义无反顾地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她不靠人设活着,靠的是血性、热爱和那双看得清冰面的“尺”。

参考资料

7名退役世界冠军变身百万粉丝博主,仅1人直播带货.上游新闻.2024-12-02 [引用日期2024-12-02]

冬奥英雄系列之王濛 中国创造冬奥会纪录获得金牌最多的人. BRTV北广人物周刊.2024-03-25

王濛的大女主人生:凡事极致,顶峰相见.凤凰网 [引用日期2022-05-19]

丽江警方称短道速滑队先动手 领队:没运动员住院.网易体育 [引用日期2015-03-2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9

标签:体育   国家队   年后   现状   冰刀   冬奥会   冰鞋   体校   冰雪   教练   冠军   丽江   金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