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高层约见中方,但拒绝归还中企管理权,全世界都在等着看好戏

安世半导体作为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本来在荷兰运营平稳多年,主要生产用于汽车和消费电子的功率芯片,贡献了本地就业和技术升级。

闻泰科技2018年收购后,投入资金推动生产线从传统硅基转向先进碳化硅材料,提升产能一倍以上,确保欧洲供应链稳定。

但2025年国际形势变化,美国扩展出口管制,将闻泰列入实体清单,间接波及安世。荷兰政府随之行动,暴露其在美中科技竞争中的立场倾斜。

早在2025年6月,美国商务部官员就秘密通知荷兰外交部,要求更换安世中国籍首席执行官张学政,否则企业将无法获得出口豁免。这显示美国干预已从技术封锁延伸到人事操控,远超以往仅限高端芯片的限制。

荷兰经济部于9月5日内部知晓此警告,却未及时告知中方企业,而是选择在9月30日援引冷战时期《商品可用法》冻结安世资产。

该法原本针对危机保障供应,此次却用于单一中资企业,强制托管99.99%股份,并任命外部董事掌控决策,相当于剥夺中方管理权。

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推动此举,声称基于治理问题和国家安全。细节显示,9月4日张学政调整欧洲财务高管授权,引发内部报告,法院于10月1日暂停其职务,并于10月7日正式裁决。

这与以往欧盟对中资审查仅评估风险不同,此次直接干预董事会,标志政策从被动响应美国转向主动托管。

闻泰科技投资36亿美元后,推动安世从NXP分拆企业成长为市场领导者,但荷兰忽略这些事实,转而指责中方试图转移知识产权,如通过鼎泰匠芯项目下单支持本土产能。

卡雷曼斯于10月19日公开表示,将与中国高层磋商化解僵局,强调行动旨在防止欧洲业务外流。

10月21日,他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通话,讨论安世事宜,表面寻求建设性方案,却坚持维持外部监督,拒绝立即归还管理权。

这暴露荷兰的双重标准:一方面依赖中资注入提升本土竞争力,另一方面在美方压力下牺牲市场规则。相比2022年英国强制安世出售纽波特工厂,此次荷兰干预更全面,从人事到资产全覆盖,凸显西方对华“去风险”策略的升级。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高度依存,中国封装占安世70%产能,荷兰行动忽略此现实,导致中断。闻泰回应指责荷兰“过度干扰受地缘偏见驱动”,强调合法权益受损。

卡雷曼斯辩称措施独立于美国,但法院文件曝光6月美方警告,直接反驳其说法。这与以往中欧经贸摩擦仅限关税不同,此次涉及企业控制权,推进欧盟从话语层面向实际掠夺转变,可能测试中国底线。

安世案例中,荷兰拒绝归还管理权,源于政府更迭压力。卡雷曼斯所属看守内阁,大选前急于完成美方任务,将问题留给新政府。

相比2024年美国单边扩展制裁,此次延伸到盟国内部干预,细节更隐蔽,先以治理名义介入,再扩大托管。闻泰三季度利润增长280%,但供应链中断威胁全球汽车业,大众等企业已警告生产停滞。

中国商务部迅速反制,10月4日禁止安世中国出口特定部件,安世中国单位恢复本土销售,忽略荷兰指令。这展示中国从以往稀土管制向精准针对的进步,维护国内链条稳定。荷兰通话后未达协议,卡雷曼斯继续维护立场,欧盟峰会避谈事件,但芯片短缺已波及欧洲工业。

安世从闻泰子公司到被托管,中间管理分歧被放大。张学政订单支持鼎泰超标1.2亿美元,暴露漏洞,但荷兰以此全面接管,比例失衡。

相比英国纽波特案需议会辩论,此次荷兰法院快速裁决,效率高但合法性遭质疑。闻泰要求归还原状,强调经济权益。

荷兰高层约见却拒还权,凸显西方逻辑矛盾。卡雷曼斯通话中回避核心,模糊回应中方敦促。这与以往中荷对话聚焦贸易平衡不同,此次关乎主权。荷兰试图淡化,首相称针对CEO而非中国,但各方质疑违反国际规范。

目前,谈判无进展,欧洲制造商协会表示工厂面临停工,替代需数月。中国立场坚定,保护投资者,推动半导体本土化加速。全球关注焦点在于,中国反制效果促使欧盟反思对美依赖,长远重构产业格局。

这场博弈暴露西方依赖中国制造的弱点。荷兰行动虽短期控制安世,但中断供应链自损竞争力。中国企业海外布局需加强风险评估,加速技术自主。欧盟本土竞争力提升本应通过合作,而非干预,这将影响未来投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财经   荷兰   管理权   中方   高层   全世界   中国   欧洲   美国   欧盟   以往   美方   中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