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剧又土又悬浮”这口气还没叹完,肖战就从三楼真跳下去了。
横店昨晚杀青,冰雕刻着“上不封顶”,他喘着粗气说:这回没用替身。
同一时间,周雨彤在旁边抖落二十多件旗袍,布料沙沙响,像扇了那些“流水线民国”一个耳光。
我原来不抱期待,直到路透里出现外滩真枪声,1:1百乐门灯火通明,肖战绑着绷带从爆破码头跑出来,灰呛得满镜头都是。
不是绿幕,不是滤镜,是实打实的火球追着人跑。
那一刻我才信:他们真的砸钱砸场景,想拍点“人味”。
砸了多少?
光服装就烧掉上千万,肖战一人六十多套西装,连纽扣都按1940年铜料重做。
周雨彤更疯,旗袍开衩高度、盘扣数量,对照老照片改到第三版才点头。
美术组把横店一条老街拆空,重新运来上海老砖,一块块编号再砌回去,就为拍一场雨夜枪战。
砖缝里的泥,是直接从外滩工地挖回来的,说“要带点黄浦江味”。
有人吐槽民国剧必翻车,我同意,可这次他们先把“假”给掐了。
肖战跳完楼,膝盖肿成馒头,现场冰敷完继续拍;周雨彤穿着十公分高跟鞋在青石板上狂奔,脚踝淤青连片,化妆师只好把遮瑕当粉底用。
演员先把自己扔进那个年代,观众才有机会信。
当然,光真还不够。
剧情要是套路,再硬的景也救不了。
好在原著刚拿了茅盾文学奖,作者亲自下场改剧本,把男主任少白写成“乱世里想活成人样的小人物”,不是开挂少爷,不是恋爱脑。
肖战说最打动他的是一场哭戏:男主抱着死在码头的兄弟,哭不出声,只能干呕。
导演喊卡后,他蹲在路边吐了十分钟——因为“想到自己也可能活不成”。
听着像营销话术?
我起初也这么觉得,直到看见一个细节:杀青宴上,所有人穿现代衣服,肖战却还把那套带血的绷带缠手腕上,说“先别拆,我怕出戏”。
旁边周雨彤顺手把旗袍盘扣别在他袖口,当纪念品。
两个人没说话,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他们不是在演民国,是在演“被时代推着走的普通人”,只是恰好穿了西装旗袍。
所以,别急着唱衰。
民国剧不是原罪,敷衍才是。
当整个组肯为一场爆破调来真码头、为一件旗袍翻遍博物馆、为一个镜头让演员真跳真摔,诚意已经写在脸上。
剩下的,交给时间。
剧还没播,我不敢担保一定封神,但至少,他们先把自己“摔”进了历史里。
观众要的真不多:别糊弄,我们就肯睁眼看。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