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一假期期间,海外人民币和港币汇率出现暴涨行情,怎么看?

#春日生活打卡季#

本文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106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2025年中国这个五一小长假,从经济和金融维度出发,最大的新闻,应该就是假期期间,人民币和港币,都出现了汇率大幅升值的情况。

严谨专业,并且具体明确一点来说,是离岸人民币和流动性自由极高的港币,在2025年中国五一小长假期间,在汇率维度,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这个动向,比较反常,也很有看头了。

国内的主流媒体和绝大多数财经自媒体,都敲锣打鼓,认为离岸人民币和港币汇率升值是大好事,进而开始鼓吹节后利好股市。

但看货币汇率的变化,和看金融市场的涨跌,完全是两回事,汇率的涨跌,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利好和利空的说法。

简单来说,汇率涨,可能是好事,也有可能是坏事,关键还是要放在全球宏观贸易环境中,以及美元指数的一个情况来看,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中国五一小长假期间,离岸人民币和港币的最新汇率升值动向详细梳理,结合国际宏观环境的几个最新动向,从敬畏常识,尊重规律的角度,深入挖掘这个五一小长假期间汇率变化背后的因果逻辑和现实影响,并对后续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以及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阅读提示:

(抄袭搬运的灰产就不要费工夫了,本号已在全网平台进行了关联认证和内容实时查重检测。)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2025年中国五一小长假,离岸人民币和港币持续升值,具体怎么一回事?


(5月5日)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由于是周一,海外市场基本上正常交易。

5月5日,离岸人民币盘中一度升穿7.20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创近半年以来新高。

Wind行情显示,5月2日上周五离岸人民币开启大涨,日内上涨近700点。

5月5日本周一上涨继续,离岸人民币一度攀升至7.1891,创去年11月12日以来新高。

图片来源:网络

5月5日,美元指数快速跳水,并再度跌破100大关,最低下探至99.6258。截至发稿,报99.749。

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随着离岸人民币走强,港股在节日期间也表现强势,香港恒生指数在5月2日反弹1.74%报22504.68点。并且时隔五年,香港金融管理局从市场买入美元、沽出总值465.39亿港元来维持汇率稳定。

图片来源:网络

这里对于港币的情况展开说明一下:

香港金融管理局(简称“金管局”)发言人3日表示,港元在3日早上纽约交易时段触发联系汇率机制下7.75港元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

这是自2020年10月28日以来,强方兑换保证首次被触发。

发言人表示,金管局由市场买入美元、沽出总值465.39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将在5月7日增至913.09亿港元。近期港元偏强,主要由于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有所增加,支持港元汇价。

此外,多只区内货币近日兑美元升值,带动港汇走强。

根据香港自1983年起开始实施的联系汇率制度,港元兑美元存在正常浮动区间:

7.75(强方兑换保证)至7.85(弱方兑换保证)。

如果港元汇率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会买美元、沽港元,将港汇稳定在不高于7.75的水平;如果港元汇率触发了弱方兑换保证,则进行反向操作,将港汇稳定在不低于7.85的水平。

联系汇率制度旨在确保货币及外汇市场运作顺畅。


因为国内五一假期不开市,不交易,所以在岸人民币的汇率没有变化,还是7.27。

图片来源:网络

这就形成了内外人民币出现了价差:

图片来源:网络

很明显,经过五一假期的汇率变化,海外人民币比国内人民币的币值出现了落差。

行情面的情况就是这样,有依有据,一目了然,总的看下来就一句话,中国过节期间,离岸人民币和港币出现了持续的升级表现。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从理性务实的角度,当下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这事,到底是好是坏?


没有复杂的汇率理论,也不需要艰涩难懂的专业分析,直接一点,基于当下全球关税风暴的现实情况来看,这一轮人民币和港币在五一小长假期间的突然汇率飙升,可能并没有各路主流媒体吹的那样,是完全的“利好”。

当然,一方面来看,这次全球各路资金顶着关税和美联储暂停降息的利空,人民币不断升值,这说明资金对于美元的信任度快速下降,已经无视利率影响。

现在中国国债的利率比美国国债利率低2.7个百分点,这是非常大的利差,可是资金无视这个利差,抛弃美元,买入人民币,这不仅仅是对人民币的信任,更是对美元的不信任。

这一波资金用脚投票,可以帮中国这边很大的忙。

至少在市场维度,看多做多人民币计价的市场和资产,对于节后国内股市而言,肯定是好信号。

这是从好的方面去理解这一轮汇率变化。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一轮离岸人民币汇率在五一假期的急速升值,结合关税博弈的现实情况来看,恐怕是值得警惕的。

基于当下美国针对中国的高额关税壁垒存在的情况,叠加5月2日美国正式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和港币,还有东南亚的货币出现升值,会有什么现实影响?

很简单,会直接抑制非美地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进而直接影响中国的外贸和出口。

中国对外贸易扩张期,或者说遇到瓶颈和冲击的特殊阶段,人民币汇率贬值,或者相对稳定才是好事;

在国内消费和进口没有全面拉起以来,人民币汇率突然升值,本质上,就相当于汇率市场向中国输出通缩效应。

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税风暴冲击叠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于国内外贸产业,相关公司和生意,肯定就不是好事了吧?

汇率变动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一国的进出口贸易。

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有利于该国增加出口,抑制进口。

反之,如果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

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如同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就业、国民收入及资源配置的影响。

当一国本币汇率下降,外汇汇率上升,有利于促进该国出口增加而抑制进口,这就使得其出口工业和进口替代工业得以大力发展,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内就业机会因此增加,国民收入也随之增加。

反之,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该国出口受阻;

进口因汇率刺激而大量增加,造成该国出口工业和进口替代业萎缩,则资源就会从出口工业和进口替代业部门转移到其他部门。

简单举个例子大家就更好理解:

1980年代背景,美国经济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问题。为了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增强美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1985 年 9 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了共同协议,即人们常说的“广场协议”。该协议旨在通过各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

此后,五国开始在外汇市场抛售美元,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日元被迫升值,在协议签订后的短短三年时间里,日元兑美元升值了一倍多。从 1985 年 9 月的 1 美元兑 250 日元左右,到 1988 年初,一度达到 1 美元兑 120 日元。(这三年大幅升值,好比人民币从7.2升值到3.5,可见汇率波动幅度之大)

接下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日本经济迎来了“失去的三十年”。

日元价格翻倍,日本货在海外贵得没人买,出口企业一夜间“凉”了半截。

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房价却像坐了火箭,普通人连房子都买不起。

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愣是“失落”了三十年。

这事儿听着像个遥远的传说,可大家来看当下离岸人民币的汇率,是不是感觉美国现在似乎想照着这剧本,给中国也来一出?


所以,这一轮“恰好”发生在中国五一小长假期间的汇率升值动向,恐怕是来者不善。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讨论:节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以及对应影响,该怎么看?


这一轮离岸人民币突然升值,后续的走向,其实很快就能有明确的信号:

离岸人民币,在中国休假期间突破关键的7.21水平,这是非官方力量主导的行情。

2024年11月中旬以来,离岸人民币曾数次试探该水平,但均未能告破,而这个小长假轻轻松松突破了这一水平。

但之后,迅速升至7.20水平的变化,就很有看头了。

5月6日,中国央行设定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表明对汇率的态度,如果较市场预期偏强幅度不及400点,那么很可能说明央行不希望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现实逻辑,值得和大家分享:2025年对于中美两个国家来说,国内经济都面临同样的“化债”难题。

谁也没想到,中美两个大国的角力到了2025年,竟然都面对着一个类似的重大命题,那就是化债。

“相爱相杀、活成了对方”……两个大国的话题说不尽,网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梗,但它们所面对的最头疼的问题竟然都一样。两大国也成了两“债务大国”,不禁令人唏嘘……

只不过,美国化债主要是联邦政府债务,中国化债则主要是地方政府债务。

都在化债,那么大家认为,想要顺利实现化债的目的,或者说平稳度过化债这个过程,是在本国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好,还是升值的情况下好?

没有任何争议,肯定是贬值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化债,本国货币贬值,对应的就是货币总量增长,流动性成本降低,才具备债务置换,调整,还有消化的条件。

但是反过来,如果本币升值,那就是日本90年代的困境了。

化债阶段遇到本币升值,那就是灾难。

而如何制造这样的灾难,对于美国来说,可谓是轻车熟路,祖传手艺了。

所以,从这个底层逻辑出发,中国国家层面肯定不会放任离岸人民币的持续不可控的升值。

5月6日,看央行设定的人民币汇率最新中间价就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

或许有人会说,人民币升值,不是意味着全球资本持续加持人民币,不是利好国内股市么?

这种想法,就太幼稚了。

按照过往经验来看,人民币和港币升值以后,通常都会有热钱进入港股炒一波,2020年10月的港股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然后好景不长,2021年行情就回吐完毕。

这些投机资本,不会老实的搞什么价值投资的,基本上都是趁着行情,捞一把就走,效率之高,量化都追不上。

而对于国内市场,资本热钱想进也进不来,有外汇管制。

但是外资进不来,不代表各路机构和资本头部玩家不会拉一波行情,然后进行收割吧?

从国家的角度,自然也不会欢迎这些投机资本来国内市场兴风作浪吧?

所以,从逻辑出发,这一轮离岸人民币的升值,结合当下的现实和情况来看,是弊大于利的。

理性研判,在中美关税博弈没有更多的确定性以前,国家大概率需要将人民币汇率维系在一个下行贬值的通道中,以此,对外形成出口优势,对内,契合化债需求。

对于国内经济环境而言,关税风暴冲击影响之下,必然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相对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环境。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基于对这个最新的汇率动向梳理和讨论,能够得出哪些结论和启发?


客观来说,人民币短期暴涨暴跌,都不是谋求稳定的国家选择。

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环境可预期、汇率保持平稳,以及自身低波动、高确定性的特征,使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投资者优化资产配置、实现风险对冲的重要选择。

这肯定是好事,但是这个过程,也难免会有一些居心叵测的资金,进场投机或者推波助澜想要搞事情。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美国建制派和华尔街资本,在汇率维度出手,来配合特朗普的关税大棒?

非常时期,害人之心可以没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缺。

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前车之鉴的教训和经验摆着,当下对于一切“不走寻常路”的行情动向,都应该有一个警惕的心态。

再说一次汇率逻辑: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汇率变动会影响进出口贸易。人民币升值时,进口成本降低,可能刺激进口增长;而贬值则可能提高出口竞争力,促进出口。

其次,汇率波动还会影响国内物价水平。人民币升值通常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而影响国内物价;而贬值则可能引发物价上涨压力。

此外,汇率变动还会对投资和消费产生影响,进而波及到就业、产业结构和国际收支等多个经济领域。


对于国内经济环境和投资领域来说,汇率波动的阶段,不是进入市场的好时机,风险大于机会。

更重要的是,国家的态度,非常关键。

借着汇率波动炒作市场预期的,基本上都是镰刀,请大家一定记住这个重要的利益逻辑。

大家的认知都够了,情绪也足够冷静了,那么这些机构和资本的轿子谁去抬?

对于后续中国人民币汇率维度的变化和影响,本号还会持续跟进关注。


以上,就是对2025年中国五一小长假期间,离岸人民币和港币汇率出现升值飙升的动向,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和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财经   港币   汇率   中国   假期   人民币   海外   行情   港元   人民币汇率   美国   国内   长假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