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大而无法合并?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可能这么认为

上周,雪佛龙完成对赫斯公司的收购,这桩 530 亿美元的交易与埃克森美孚 2024 年收购先锋自然资源的 600 亿美元交易,共同构成近期油气行业最引人注目的整合案例。随着两大美国石油巨头的版图持续扩张,市场开始热议一个更具颠覆性的可能:这两家行业翘楚是否会进一步合并,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能源巨无霸?

路透社记者 Ron Bousso 近期撰文指出,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早已在全球多个项目中展开合作,而雪佛龙收购赫斯后,双方又在圭亚那这一世界级油气热点区域形成协同 —— 埃克森作为当地 Stabroek 区块运营商持有 45% 权益,雪佛龙通过收购赫斯获得 30% 份额,与持股 25% 的中海油共同组成开发财团。这种业务重叠度的提升,让成本协同成为潜在的合并驱动力,尤其是在能源转型带来的行业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


行业整合往往诞生于动荡时期。2020 年疫情引发的需求崩塌,成为油气行业洗牌的催化剂:油价暴跌迫使资金匮乏的中小公司退出市场,而埃克森、雪佛龙等巨头则凭借资本优势抄底优质资产。尽管疫情后油价因供需失衡短暂反弹,俄乌冲突更一度推高国际油价,但当前市场已进入相对稳定期 —— 布伦特原油徘徊在 70 美元 / 桶左右,WTI 原油维持在 60 美元区间,即便美伊地缘摩擦升级,油价波动也远小于算法交易普及前的水平。


这种稳定态势与能源转型的大叙事密切相关。联合国秘书长近期强调,全球能源转型已不可逆转,远离化石能源的趋势无法阻挡。尽管石油、天然气仍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可再生能源占比尚不足个位数),但 "石油需求增长峰值" 的预测已成为行业共识。国际能源署(IEA)多次下调需求预期,欧佩克也承认增长放缓的必然性,这种预期压制了油价的大幅波动,也让巨头们的扩张策略更趋谨慎。


然而,埃克森与雪佛龙的合并面临多重现实障碍。首当其冲的是反垄断监管压力。尽管美国政府近期对大企业并购的审查尺度有所放宽 —— 如批准埃克森收购先锋、雪佛龙收购赫斯,但两大巨头的合并将直接触动市场集中度红线。数据显示,合并后的实体在美国本土原油产量占比可能超过 20%,炼油能力占比接近 30%,这无疑会引发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严格审查。历史上,1999 年埃克森与美孚的合并就曾遭遇漫长的反垄断调查,最终以剥离部分资产为代价才获通过。


更关键的是,当前行业环境缺乏迫切的合并动力。两家公司刚完成大型收购,正处于业务整合阶段:埃克森需要消化先锋带来的美国页岩资产,雪佛龙则需理顺赫斯在圭亚那、阿拉斯加的业务体系。同时,油价稳定期的现金流足以支撑各自的发展规划 —— 埃克森将资本开支聚焦于圭亚那、巴西深海等低成本项目,雪佛龙则加码页岩油与 LNG 业务。此外,美国政府当前的能源政策偏向支持本土油气生产,无需通过合并来应对政策风险。


从能源转型的长远视角看,巨头们的战略重心已逐渐分化。埃克森美孚坚持 "油气为主、适度转型",将资金重点投入碳捕集(CCS)等技术以降低现有业务排放;雪佛龙则在新能源领域更为激进,通过收购可再生能源企业布局氢能与生物燃料。这种战略差异可能削弱合并的协同效应,反而不如保持独立更能灵活应对行业变革。


圭亚那油田的成功合作或许是未来关系的缩影 —— 既竞争又协作。该区块目前日产量 65 万桶,计划 2027 年翻倍,足够支撑两家公司的增长需求。正如行业分析师所言,在需求峰值尚未到来、传统能源仍具盈利空间的过渡期,维持 "双巨头" 格局可能比合并更符合各方利益。


尽管市场对超级合并的想象仍在发酵,但至少在可见的未来,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更可能选择通过项目合作而非资本整合的方式实现共赢。能源行业的变革浪潮中,巨头们的每一步棋,都在平衡短期利润与长期生存的微妙关系,而这种平衡本身,或许比一场轰动性的合并更能定义行业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1

标签:财经   美孚   赫斯   圭亚那   能源   行业   油气   油价   需求   先锋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