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郑志忠
由福建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与仙游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寻味仙游·品鉴仙作”北京福建会客厅推介周,暨仙游“一县一桌菜”宣传推广活动,将于11月8日在北京福建大厦温情启幕。为迎接这一重要时刻,笔者历时月余,步履不停地深入田野走访,认真梳理出仙游一桌菜中的十六道佳肴的历史。在仙游,每一味食材都浸润着山野田间的自然清气,每一道菜品都凝聚着代代传承的匠心独运。它们不单是舌尖上的风味,更是一段段鲜活的地方记忆,是时光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印记,承载着仙游深厚的饮食文脉。

千年传说,化作盘中春秋
“九鲤飞天”上桌时,总能引发一阵惊叹。石斑鱼身姿舒展如游龙,淋上的热油滋滋作响,宛如鲤鱼跃过龙门时激起的水花。“这道菜里藏着我们仙游的根。”老厨人林伯一边摆盘一边说,“何氏九子跨鲤升仙的故事,通过这尾鱼代代相传。”

在仙游的饮食文化中,传说与美食永远相互成就。赤饼里藏着戚继光抗倭的豪情,蛏熘蚕豆诉说着南宋郎中的仁心,猪蹄冻凝结着先民惜物的智慧。这些故事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活在灶台间的烟火气。

民俗学者陈先生认为:“仙游美食最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厚重的历史文化融入日常饮食。每一道菜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地方的集体记忆。”
山海馈赠,成就味觉地理
仙游背倚戴云山脉,面朝湄洲湾,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山海相逢”的饮食特色。

“做‘柚见三鲜’,柚要度尾的,海鲜必选枫亭港当日的。”聚鲜楼的第五代传人林师傅说,“山海的精华在这一道菜里相遇,就像我们仙游人的性格——既有山的厚重,又有海的开阔。”
在枫亭镇的水产市场,凌晨三点的交易声此起彼伏。“蛏子要选外壳金黄的,这才是滩涂里的上品。”渔家娘子阿珍的手法敏捷,一撬一勾,肥嫩的蛏子便落入篮中。这些蛏子几小时后就会变成宴席上的“太极消暑羹”,延续着八百年前的药膳智慧。

这种对食材的极致讲究,体现了仙游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时光沉淀,烹出人间至味
“机器冻出来的猪蹄冻有冰碴,井水沁出来的才够糯。”玉芳阿婆坚持着古法制作。将陶锅浸在古井中,让冷冽的井水完成最后的点化,这是现代科技无法复制的时光味道。

在郑记糕饼铺,第三代传人阿鲁伯示范着揉面的技巧:“掌心要空,腕力要沉,卷馅时得像裹婴儿襁褓般缜密。”他摊开满裹老茧的手掌,这双手见证了六十年的糕饼春秋。

最令人动容的是,这些传统技艺不仅仅是手艺的传承,更是情感的延续。侨胞陈老先生专程从南洋回来,就为吃一口地道的焖面:“在异国五十年,梦里总是这口味道。面条吸饱汤汁的韧劲,鱼干虾米的咸鲜,吃一口,木兰溪的水声就在耳边响起来。”

创新融合,老味焕发新生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守正中创新,才是仙游美食生生不息的秘诀。

“年轻人往赤饼里加巧克力、抹茶粉,我说不如先把老祖宗的手艺吃透。”阿鲁伯虽然坚持古法,但他的孙子小郑却成功地将西点工艺融入传统糕饼,开发出更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式赤饼”。
在仙游县烹饪协会举办的“一县一桌菜”评选活动中,“吉祥如意”被重新诠释——米粿用蔬菜汁调色,大肠改用低脂的鸡胸肉卷,既保留了传统寓意,又符合现代健康理念。

“传统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要在理解其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县烹饪协会会长如是说。
美食为媒,传递仙游温度
“魂牵梦萦焖面香”,这名字本身就饱含深情。从北宋那锅误打误撞的焖面开始,这份咸香就再未断过灶火。它是红白喜事宴席上的头道主食,也是海外游子归乡的第一顿美食。

在蔡襄故里,新生儿洗三朝日的外婆必携蛏熘蚕豆登门。汤中放九粒蚕豆喻长长久久,蛏肉满十二之数应合年月。婴孩虽不能食,长辈却要蘸汤抹其唇,念着“饮过蛏熘汤,暑气不沾身”的古老祝词。这种仪式,比任何医书典籍都更鲜活地传承着文化记忆。

美食,成为仙游人表达情感、传递温度的独特方式。
文化自信,味觉唤醒乡愁
随着“仙游一桌菜”品牌的推广,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美食正走出巷陌,登上更大舞台。

“这不只是推广美食,更是树立文化自信。”县商务局负责人表示,“通过美食,让人们了解仙游的历史、仙游的故事、仙游的精神。”
在最近举办的莆田市非遗展演上,仙游美食展位前总是人头攒动。来自福州的游客王女士在品尝“清炒苦笋”后感慨:“初尝微苦,继而回甘,这不就是人生的味道吗?一道菜竟能吃出哲理,太不可思议了。”

更令人欣喜的是,年轻一代对传统美食的热情日益高涨。“95后”的小陈辞去城市工作,回乡开办传统美食工作室:“我要用年轻人的方式,让世界尝尝仙游的味道。”
暮色中的仙游老街,糕饼铺的麦香、焖面店的咸香、缸焖羊肉的醇香在空气中交织,构成这座古城独特的味道图谱。

这味道,是山与海的对话,是古与今的相会,是人与情的交融。它从历史深处走来,在灶台间流转,于唇齿间留香,最终沉淀为每个仙游人心中最柔软的乡愁。

一尾鱼、一块饼、一碗汤,皆可成诗;一段情、一份守、一颗心,俱能入菜。这便是仙游美食的魅力——用最朴素的方式,讲述着最动人的故事,温暖着每一个游子的归途。
责编|陈君妍 编审|郑志忠
传播仙游声音·讲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仙游报道|公众号、头条号、福建号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