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暮年才醒悟,你对子女付出的越多,对自己的伤害就越大


茶冷了能续,粥凉了能温,唯独父母的爱,热了怕烫,凉了怕伤。孩子在襁褓时像块未琢的玉,我们总怕握紧了硌着他,松手了又摔着他。等到玉长成了形,倒连碰也不让碰了,只远远搁在玻璃柜里,任你呵出的气在玻璃上凝成白霜,终究隔了一层。


去年冬天见邻居老陈蹲在楼道里抽烟,脚边堆着五六个塑料袋。他说给留学回来的儿子送换季衣裳,孩子嫌他审美老气,连门都没让进。"养了二十多年的儿子,现在倒像是债主。"烟灰簌簌落在袋子上,烫出一个个焦黄的圆点,像极了他浑浊的眼底。


古人熏衣用芸香,现代人却把孩子泡在蜜罐里。隔壁单元的钢琴声停了三年,那架施坦威上落了厚厚的灰。母亲曾天天举着戒尺陪练,如今只敢在朋友圈转发《莫扎特效应:音乐塑造天才大脑》的链接。前些日子遇到那孩子,耳骨上钉着三枚银环:"要不是她逼那么紧,我至于现在听见钢琴声就反胃?"


总说父母之爱子当计深远,可这"计"字里藏着多少自以为是的凿痕。春天修剪枝桠时,老园丁教我要留三分余地:"剪狠了伤元气,剪少了乱章法。"后来看见他家孙女在紫藤架下

背单词,老人端着绿豆汤,隔两米就放下:"再近她该嫌烦了。"


现在倒懂得晏婴父亲那句"人欲贵,须得志定"的深意。给孩子锦衣玉食容易,难的是一碗白粥的温度要刚刚好——太烫会毁了味蕾,太凉又冷了心肠。上周收拾阁楼,翻出女儿小学时用易拉罐做的笔筒,歪歪扭扭刻着"爸爸加班别饿着"。原来那些没接住的温情,都默默长成了年轮。


茶凉第三道时最是回甘。就像儿女离家后,才懂得《诗经》里"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的后半句,终究要归于"长我育我,顾我复我"的静默守望。


昨夜阳台收衣服,发现女儿偷偷在我旧衬衫口袋里塞了护身符,红线缠绕处还留着薄荷糖的气息。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大约就是亲情最熨帖的厚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美文   暮年   子女   孩子   绿豆汤   莫扎特   园丁   戒尺   钢琴   熨帖   芸香   儿子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