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二十四节气|今日大暑,这件事刻不容缓!

大暑节气

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拉开了四川人制作豆瓣酱的时令序幕

作为制作正宗豆瓣的重要原材料

双流牧马山二荆条

迎来成熟采摘期

细长果实在烈日下

泛出红润油亮的光泽



在成都双流牧马山的坡地上,椒农们已踏着露水穿行田间。指尖翻飞间,一串串色泽红亮、身形细长的二荆条辣椒被摘下枝头——这是大自然赋予川人最珍贵的时令馈赠,也是一场延续数百年的豆瓣酿造传奇的开端。


01

牧马山二荆条:川菜灵魂的密钥



在成都人心中,辣椒只分两种,牧马山二荆条和外地海椒。眉山产、云南产的辣椒,纵使形似,也难敌牧马山二荆条“皮薄味香”的特质。自清初客家人将辣椒从闽粤引入四川,牧马山的土壤与气候便与二荆条结下不解之缘。清朝时,它已是进献皇家的贡品;2009年,双流二荆条辣椒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此椒之奇,在其秉性。新鲜时细嫩微辣,宜发酵成酱,为豆瓣注入鲜灵风味;晒干后炼油则香气浓郁,红油“能自动向盘边溅射上爬”,成就回锅肉的点睛之笔。



每年七八月,当大暑的湿热笼罩成都平原,二荆条便迎来成熟的高峰。菜市场里,鲜红的海椒堆成小山,宣告着川人一年一度的“宰海椒做豆瓣”仪式拉开序幕。


牧马山的辣椒田里,红果与青果在同一株枝头交叠。头茬红椒最是喜人,农人们撑伞埋头采摘——烈日下,纯手工摘椒的熟手,日采不过两三百斤。



凌晨三四点,椒农们已躬身田间。“必须赶在太阳升起前摘完”,一位嬢嬢抹去额角汗水解释,“高温会让辣椒发蔫,香气也散了。”这般辛劳,只为锁住转瞬即逝的鲜辣。三轮车载着刚摘下的“红货”驶向双流永安农产品集散点,收购商蜂拥而上翻看品相:“六元一斤!”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一车160斤的二荆条,能为农家换来收入900多元,这是土地对汗水最直接的回报。


02

大暑酿酱:与时间赛跑的古法


图源:双流发布


“立秋前的辣椒,做豆瓣最舒服。”老匠人眯眼掂量着二荆条的重量。四川豆瓣酱制作恪守着严苛的时令法则:7月下旬-8月中旬,此时辣椒红熟饱满,霉胡豆瓣发酵正佳,高温少雨的天气更利于酱体熟化。


图源:双流发布



古法酿造是一场与天象共舞的修行:


图源:双流发布


大暑的热气掠过成都平原,人们为酱缸覆上竹盖。蒸腾的暑气中,鲜红椒碎与金黄菜籽油在陶坛里交融,180天的发酵长旅才初启序幕。当川人舀起一勺红亮豆瓣投入热锅,刹那间爆开的鲜辣酱香,是节气与匠艺的共谋,更是大地对时间的深情告白。在这方以味觉铭记历史的土地上,每一口醇厚,都是活着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美食   大暑   刻不容缓   节气   今日   荆条   双流   辣椒   豆瓣   成都平原   时令   序幕   豆瓣酱   红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