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弈的风云变幻,远比市场的波动更扣人心弦。8月,全球聚光灯再一次聚焦中美。正值贸易谈判新一轮开启前夕,特朗普在公开场合突然抛出重磅言论,“中国如不向美国供应稀土和磁铁,美国将对相关产品征收200%关税”。
短短一句话,令全球稀土板块应声波动,也让原本缓和的谈判气氛骤然紧张。华盛顿的谈判桌,还没开场就先点燃了舆论的火药桶。
特朗普在8月25日的发言,实际上已经成为本轮华盛顿谈判的“前戏”。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将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在美国首都展开新一轮高规格磋商。不同于此前在日内瓦、伦敦的多轮博弈,这一次地点选在华盛顿,不仅是象征意义,更是美方主动设置主场,意在巩固自身话语权。
彭博社和路透社在第一时间跟进报道,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这一轮极限关税威胁,主要是美方试图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筹码。实际上,自5月12日中美恢复高层贸易对话以来,双方已经两次延长为期90天的“休战期”,最新截止节点定在11月中旬。每一次谈判前的“喊话”,其实都是在给己方增加议价空间。
美国本土的稀土产能虽有所提升,但依然难以满足高端芯片、汽车、新能源领域的全部需求。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7月发布的报告中披露,美国对中国稀土及磁材进口需求短期内难以大幅减少。特朗普的“200%关税”说法,更多是心理战术,而非真正的政策底牌。
本轮谈判的最大不同,是谈判代表的“降级”与专业化。中方由商务部副部长亲赴华盛顿,美方则由贸易代表格里尔出面,高层政治人物如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并未直接参与。美国主流财经媒体普遍解读为,双方都试图把谈判“降温”,聚焦具体贸易与产业细节,减少外部政治杂音。
这一变化背后,是中美在2024年末到2025年上半年多次高层会晤后,“就经贸谈经贸”的共识。日内瓦、伦敦的谈判更多聚焦于政治战略层面,涉及能源、地缘、技术等敏感领域。而华盛顿对谈,则直接由专业团队切入贸易摩擦核心,聚焦技术转让、高端制造、供应链安全等议题。
业内普遍认为,专业团队主导可以避免双方在敏感领域“情绪化”操作。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8月26日的例行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中方不会将稀土“武器化”,但会坚决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美方则多次表示,贸易谈判不应被地缘政治干扰。双方都在为避免“休战期”到期后的新一轮摩擦留出回旋空间。
能源和稀土,已经成为中美谈判桌上难以回避的两张牌。美方不止一次提出,希望中国减少甚至停止从俄罗斯、伊朗等被美国制裁国家进口石油。中国则早已推行多元化进口战略,上半年从中东、非洲等地区的石油进口同比增长14%,有效分散了潜在风险。
在稀土领域,中国的政策同样展现出“软中带硬”的灵活性。权威机构统计,前7个月,中国稀土出口量同比小幅下降4.7%,但高端磁材出口则稳中有升。分析师普遍认为,中国并不会完全“卡死”美国的稀土供应,但关键时刻具备“适度拿捏”美方的能力。
美国国内的反制措施目前效果有限。尽管立法机构已通过《关键矿产法案》,鼓励本土稀土及替代材料产业发展,但相关企业至今难以实现规模化、低成本量产。
美方对中国稀土、磁材的依赖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华盛顿智库CSIS在8月最新报告中指出,中美稀土博弈的实质是供应链安全与高端制造主导权之争,这一议题无论在华盛顿还是北京都牵动着产业神经。
中美自5月12日恢复高层贸易谈判以来,“休战期”已经延长两次,各90天。11月中旬的最后期限,是双方都无法忽视的“时间窗口”。每一次延长期,实际都是给双方团队争取更多细节协商的机会。中国代表团在8月下半周启程华盛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轮谈判将为年底前的贸易格局定下基调。
本轮谈判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稀土、能源等敏感议题外,还因为双方都在试图“归零”旧有矛盾,把焦点拉回到具体产业和实际利益。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主谈的安排,降低了谈判的政治敏感度,也为中美后续在高科技、金融、供应链等领域的对话打开新空间。
中国商务部已多次强调,经贸问题应通过对等协商解决,不会接受任何一方的单边极限施压。美国财政部则在8月最新声明中表示,愿与中国就贸易争端进行“建设性磋商”,但不会在关键技术和产业链问题上让步。双方都在为年底前的谈判成果“预热”。
随着特朗普的“200%关税”言论发酵,全球产业链随即迎来一轮剧烈波动。8月26日,纽约和香港两地的稀土相关股票集体上涨。企业界普遍呼吁中美尽早达成稳定协议,避免贸易摩擦升级对全球新能源、芯片等产业造成二次冲击。
据全球最大稀土生产企业中国北方稀土8月最新财报,2025年上半年出口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6%,但部分高端磁材产品价格波动明显加剧。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最新报告指出,贸易争端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之一。
专家分析认为,中美双方手中的稀土与能源牌,彼此制约、互为筹码。短期内,任何一方都很难通过单边施压改变既有利益格局。正因如此,务实谈判、理性协商成为业界和市场的共同期待。
华盛顿,见证了中美两国又一次关键抉择时刻。谈判桌上的每一次筹码交换,背后都是全球经济、科技和产业的利益再平衡。特朗普的“200%关税”威胁,表面上是烟雾弹,实际上却把美国对中国稀土的真实需求暴露无遗。
谈判仍在继续,主动权在于谁能把握节奏、精准应对。中国代表团此次赴美,既有底气也有耐心。美国方面则在压力与现实之间寻找权衡点。每一轮细节博弈,都是大国关系再定位的缩影。全球市场、产业链与投资者都在静待华盛顿传出的下一个信号。
未来几个月,中美谈判将成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各方都希望,理性和务实能在利益与分歧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至于最后的结果,或许只有等到华盛顿的商谈结束,世界才会有答案。
参考资料:
特朗普就稀土磁铁供应威胁对华征收约200%关税,外交部回应
2025-08-26 15:32·环球网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