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媒点名下架的5大烂剧,侮辱观众智商,一部没看真是太幸运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Yi

在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观众本应是最大的受益者。

然而当我们满心欢喜打开一部新剧,期待被精彩剧情和动人演绎打动时。

却常常被一些“烂剧”无情伤害。

这些剧不仅剧情荒谬、制作敷衍,甚至还触碰了价值观的红线,严重侮辱观众智商。

这5部被央媒点名下架的剧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它们是如何一步步沦为众矢之的?又给影视行业敲响了怎样的警钟?

《东八区的先生们》

这部由张翰自编自导自演的男性群像剧,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却也成功“恶心”到了观众。

凭借张翰的人气以及“中国版《绅士的品格》”的噱头,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期待目光。

然而剧情却让人大跌眼镜,瞬间成为全网吐槽的焦点。

剧中几位中年男演员强行扮嫩,演绎高中生的青春岁月。

那在雨中奔跑,校服被打湿后露出的大肚腩,实在是毫无青春美感可言,反而充满了违和感。本以为熬过这尴尬的青春戏份,后续能有成熟男性的魅力展现。

可没想到,剧情走向却愈发离谱,张翰在剧中将油腻演绎到了极致。

猥琐的眼神、轻浮的动作以及莫名其妙的怪笑,让观众直呼生理不适。

而更让人愤怒的是,剧中充斥着大量“揩油”戏份。

摸胸、扯内衣带、言语挑逗等情节不断。

严重物化女性,将性骚扰情节当作卖点,完全扭曲了正确的价值观。

这种低俗的内容遭到了央媒的点名批评。

央媒直言该剧“价值观扭曲,脱离现实”

在舆论的压力下,该剧最终无奈下架。

它也成为了国产剧中的一个反面教材,时刻警示着创作者们,低俗不是卖点,尊重观众和尊重艺术才是创作的根本。

《鹿鼎记》

《鹿鼎记》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之作。

此前已有多个版本的影视改编,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收视率。

然而,2020年张一山版本的《鹿鼎记》却成为了一场“灾难”。

从服化道方面来看,该剧就显得十分廉价。

服装质感差,场景布置简陋,毫无武侠剧应有的美感和氛围。

背景音乐的运用也十分混乱,常常在不恰当的场合响起,让人出戏。

然而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主演张一山的演技上。

张一山此前凭借多部作品展现了出色的演技。

但在这部剧中,他的表演却用力过猛。

全程挤眉弄眼,表情浮夸,被网友们戏称为“猴式演技”

这种表演方式与韦小宝机灵痞气却又不失稳重的形象相差甚远,让观众们难以接受。

在剧情方面,该剧的改编也不尽如人意。

原著中的多个重要人物被边缘化,剧情跳跃,逻辑混乱,完全失去了原著的魅力和深度。

豆瓣评分低至3.2分,成为金庸改编史上最差的版本。

最终该剧在观众的一片骂声中被平台紧急下架,成为了影视翻拍史上的一个反面案例。

《我叫刘金凤》

辣目洋子主演的《我叫刘金凤》本是一部古装剧,却因服化道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轩然大波。最终被央媒点名批评并下架。

这部剧从开播起,就被观众指出存在大量日式元素。

女主的很多衣服都是和服样式,男性的官服也并非我国传统服饰,而是有着浓浓的日本风格。剧中人物吃的食物是日本寿司,建筑风格也充满了“日式风情”

这一系列元素的出现,让观众们感到十分困惑和愤怒。

一部打着古装旗号的电视剧,为何却处处充斥着日本文化?

有网友愤怒地表示:“这拍的到底是古装剧还是日本大河剧?”

剧组对此的辩解是融合多元文化,但这显然无法说服观众。

因为从剧中的种种细节来看,并非是简单的文化融合。

而是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平安时代的服饰和文化。

除了文化方面的问题,该剧对原著的魔改也让书粉们十分不满。

原著中的女主本是一个极具个人魅力的女性。

到了电视剧里却被改成了“搞笑女”,剧情也变得低幼化。

最终导致该剧在播出后不久就被紧急下架整改。

它的遭遇也提醒着影视创作者们,文化自信是影视作品的根基。

任何忽视和践踏传统文化的行为都将遭到观众的唾弃。

《抗日奇侠》

如果说其他烂剧只是让人失望,那么《抗日奇侠》则是让人瞠目结舌。

这部剧堪称“抗日神剧”的开山鼻祖,将抗日题材拍成了一部荒诞的“武侠神话”。

剧中的主角们个个身怀绝技,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

他们可以徒手撕碎日军,飞檐走壁躲避子弹,甚至用绣花针就能杀敌于无形。

这些离谱的“超能力”设定完全脱离了现实。

让人感觉仿佛不是在看一部抗日剧,而是在看一部玄幻武侠剧。

网友们纷纷调侃:“有这功夫,十四年抗战能缩成十四天!”

官媒批评该剧“亵渎先烈精神,歪曲民族历史”。

在舆论的压力下,该剧未播完便被禁播,续集也胎死腹中。

尽管后来因为一些特殊事件,该剧的评分曾一度出现诡异的波动。

但这也无法改变它是一部烂剧的事实。

《雷霆战将》

作为号称《亮剑》续作的抗战剧,《雷霆战将》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

毕竟《亮剑》在观众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大家都期待着这部续作能延续经典,再次展现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

然而该剧播出后,却让观众大失所望,甚至引发了众怒。

剧中的八路军战士们仿佛不是在艰苦抗战,而是在走T台秀。

战士们个个油头粉面,制服笔挺崭新,就像是刚从时尚杂志中走出来的模特。

更离谱的是,军官们竟然在战壕里悠闲地喝咖啡、梳背头,指挥部也被设置在了欧式别墅里。这些场景与真实的抗战历史相差甚远,完全是对历史的歪曲和亵渎。

剧情更是将恋爱戏份喧宾夺主。

主角与女医生之间的调情慢镜头,宛如偶像剧一般,完全消解了抗战的艰辛与悲壮。

网友们纷纷吐槽:“这哪是抗战剧,分明是民国版《小时代》!”

央媒对该剧也是毫不留情地痛批,称其“背离历史、娱乐化战争”。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该剧播出仅13天便紧急下架,成为了抗日神剧的“反面典型”。

它的下架也让人们深刻反思,抗战剧是对历史的铭记和缅怀。

绝不能被当作娱乐工具随意改编,创作者们应该对历史怀有敬畏之心。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东八区的先生们

百度百科——我叫刘金凤

百度百科——鹿鼎记

百度百科——雷霆战将

百度百科——抗日奇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观众   战将   戏份   创作者   日本   原著   剧中   智商   侮辱   百科   剧情   幸运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