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寒邪当令。自然界“秋收冬藏”的规律,正是人体养生保健的关键法则。中医药诊疗中心(治未病中心)秉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核心理念,针对冬季高发疾病,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慢性咳嗽、支气管炎等,在这个季节最为常见。中医认为“秋燥伤肺,冬寒袭表”,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导致肺气不宣,痰浊内生。风寒湿痹症同样高发,表现为关节疼痛、颈椎病、腰椎病加重。寒主收引,其性凝滞,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也不容忽视。脾胃喜暖恶寒,寒邪内客,易损伤脾阳,导致运化失常,出现胃脘冷痛、腹胀等症状。而对于阳虚畏寒、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冬季节更是挑战,表现为手足不温、精神不振、易感冒,此为阳气不足,温煦防御功能减弱所致。
中心特色疗法 精准应对季节困扰
我院中医药诊疗中心汇聚资深中医专家,辨证施治,为您量身定制个性化调治方案。
特色外治疗法
灸法(火龙灸、脾胃灸、鼻炎灸)
火龙灸适用于阳虚畏寒、风湿痹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亚健康调理。通过在督脉(脊柱)上施灸,能高效温补阳气,驱散寒邪。脾胃灸在神阙穴(肚脐)、关元穴等施灸,能温经散寒,适用于脾胃虚寒、腹痛腹泻及体虚感冒。鼻炎灸在攒竹、迎香穴等施灸,能宣通鼻窍,适用于外感风寒导致的鼻塞流涕及过敏性鼻炎。


刮痧与拔罐
刮痧疗法以特制刮痧板在经络穴位上刮拭,可活血透痧、引邪外出,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拔罐疗法利用罐体负压吸附于腧穴或痛处,能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缓解颈肩腰腿痛。


放血疗法与耳穴埋豆
放血疗法用三棱针点刺特定穴位放出少量血液,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对于流感引起的咽喉肿痛、发热有速效。耳穴埋豆对耳穴进行持续刺激,调节相应脏腑功能,简单安全,对失眠、焦虑、咳嗽等有一定作用。

穴位敷贴
作为“冬病冬治”的代表疗法,在冬季三九天将特制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振奋阳气,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关节痛等冬季好发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内服调理良方
特色膏方
针对冬季需求,我院组织专家提供养生处方,并由专业人员精心熬制多种膏方,如针对慢性咳嗽的百合润肺膏、气血不足的气血复原膏、治疗脱发的清爽草本洗发膏等。膏方集中草药之精华,口感佳,易吸收,适于冬季长期调理,增强免疫力。

中医药综合服务
中心现有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全科及针灸、推拿等中医临床专家和全科医师,以精湛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及内服方药,为广大患者提供呼吸、消化、过敏性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肿瘤病系统疾病等全方位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温馨提示
起居养生
冬季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剧烈运动过量出汗。
饮食调摄
多食温热柔软之物,如百合、银耳、山药等白色食物以润肺,少食生冷油腻。
及时就医
若出现咳嗽加重、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通讯员 安静)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