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他在南昌英勇就义,曾和方志敏、赵醒侬并称为“江西三杰”

“1927年12月26日深夜,你后悔吗?”狱友问。袁玉冰摇头,轻声答:“后悔的不是我,是他们。”不到二十四小时,枪声将在南昌西郊响起,年仅二十八岁的他将以血肉回应这场腥风血雨。

故事若只停留在枪口的一瞬,难免单薄。把时间拨回到1899年,江西泰和,一个贫苦农家的男孩迎着晨雾下田放牛。家里缺粮,他照样读书;冬天结冰,他仍握住毛笔。少年袁玉冰最大的奢望,只是“别再让母亲靠番薯汤充饥”。可时代的洪流不会让任何追光的心安于小愿望。

1919年春,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南昌,省立二中操场上炸开了锅。袁玉冰一把撕掉半生不熟的《四书》手抄本,跳到石凳上吼道:“还在背八股?城门外列强的炮弹都听得见了!”有人说他激进,他干脆写下《二十初度感怀》——“要为世界主人翁”,这句稚气又倔强的话,日后成了他一切行动的注脚。

一年后的元旦,他联络黄道、徐先兆等七位同学,创办“改造社”。本来想叫“鄱阳湖社”,可被同学嘲笑“像渔业公会”,他一拍桌子:“改造社会,何必扭捏!”名称就此定下。九个人凑钱、刻蜡版、送稿件到上海排印,《新江西》在1921年5月1日亮相。纸张粗糙,油墨刺鼻,却像火种一样扩散。

《新江西》办到第三期即遭查封,社员转入地下。袁玉冰没有停笔,他悄悄跑到上海,借用工友的木板房继续写稿。那段日子“白天码字,夜晚啃馒头”,他自嘲是“码字机器”,可稿件一寄出,就被读者抢光。上海《时事新报》感慨:“一个江西青年,让沉闷的江南春天多了火药味。”

1923年初,他奉命回南昌,刚下船就被方志敏、赵醒侬拉去开会。三个人性格迥异:方志敏沉稳,赵醒侬锋利,袁玉冰爱笑却不退让。短短数月,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民权运动大同盟相继成立,反对督军李廷玉的请愿游行几乎瘫痪了省城交通。

李廷玉先礼后兵,派人软谈:“袁先生,只要一句话,这事好商量。”袁玉冰嗤笑:“要我闭嘴?门都没有。”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被捕关进军法处。审讯室里他反问:“我既未卖国,也未鱼肉百姓,凭什么坐这里?”八个月监牢,他用裤腰带磨出一支“竹笔”,在破棉絮上写下几十首诗,后来流出狱外,成了南昌青年“传抄本”。

1924年,他远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异国的冰雪没冻住他的热情,倒让他观察到“民族解放与工农运动的共振规律”。一年多后,他提前回国,在上海担任团地委书记。北伐军占领南昌,他随即被任命为江西区委宣传部主任,并兼《红灯》周刊主编。

《红灯》周刊原是1923年创办的小刊物,此时重生。创刊号一万二千字,他一口气写了六千,他说:“再小的烛火,也能照亮井口。”南昌只有十多万人口,《红灯》首期印五千份仍供不应求,邮包被读者堵在码头抢走半数。青年人把它折成三角,塞进棉衣内袋,躲避搜查。

国民党右派的屠刀很快落下。1927年4月,四一二政变震动全国。江西主席朱培德下令缉捕“赤化分子”,袁玉冰被迫转移到九江。12月17日,叛徒指路,他在小东门外民宅被捕。拷问从一根烟开始,敌人先递烟又踢凳子,连软带硬。他一句没说,只回敬一句:“革命不是生意,没得谈。”

十天后,刑场上霜雾弥漫。他立正,昂首,喊了三句口号——“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工农一定翻身”“中国共产党必胜”。子弹穿过胸膛,他的身体向前扑倒,嘴角竟像在笑。

消息传到上海,工人夜班汽笛长鸣三次致哀;南昌城区,学生在黑板报上写下:“袁玉冰之死,杀不尽的火种。”方志敏得知噩耗,沉默许久,只写下四个字:“血债必偿”。赵醒侬则在日记里用红笔划一道线:“三杰,先去一”。

从改造社的九个学生到影响江西全境的革命火种,用了不到七年。有人统计,他参与创办的进步团体、刊物超过十个,直接发展团、党成员近四百名。数字看似冰冷,却映照着一条清晰脉络:青年启蒙——组织发动——思想宣传——武装斗争,每一步,他都走在最前面。

袁玉冰离开得早,可他留下的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倡议调查、鼓励写作、重视出版、善用演讲,这些后来在中央苏区、在新四军,又一次次被验证。南昌老工人说得直白:“袁主任懂我们,骂人都带着劲。”

今年是他就义后的第九十七个年头,泰和县小竹山上的坟冢依旧寂静。偶尔有老兵前来,烧一壶米酒,放两张早已褪色的《红灯》影印本。纸灰飞起,落在墓碑前的泥土里,像极了当年那抹不肯熄灭的火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历史   南昌   江西   英勇   曾和方   上海   红灯   火种   码字   泰和县   工农   青年   鄱阳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