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落实国家保障房建设部署,坚持“房住不炒”,通过封闭管理机制精准保障住房困难群体,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政策主要内容
一、保障对象精准分层
- 本地户籍家庭: 3年以上城镇户籍,人均收入≤全市平均水平,无房或人均住房<18㎡,5年内无房产转让;
- 非本地户籍家庭: 持3年以上户籍/居住证,社保连续缴纳≥12个月,其他条件同本地户籍;
- 人才家庭: A-F类人才(不含“一事一议”类),无房或人均住房<18㎡;
- 特殊限制: 已享经适房、人才购房补贴者不得申购,人才购保障房后停发补贴。
二、房源筹建创新模式
- 土地供应: 优先划拨净地,闲置工业/商业用地可变更用途建保障房(免补地价);
- 房源转化: 收购存量商品房、转化政策性住房,单套面积限70-120㎡(存量房可放宽);
- 价格机制: 新建房按“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微利”核定基准价,收购房按折旧重置价核定; 一房一价公开销售,均价不得超基准价。
三、封闭管理全周期管控
- 登记限制: 不动产证标注“保障房”,限制上市交易;
- 退出机制: 5年内:原则上禁止流转; 满5年后: 购房/离职/司法处置 → 政府回购(回购价=原价×(1-年数×2%)+CPI涨幅); 特殊需求 → 封闭流转给轮候库家庭;
- 抵押禁止: 除购房贷款外不得设定抵押权。
四、监督与惩戒
- 违规处罚: 虚报申购者5年内禁申保障房,已购房屋强制回购(折旧计算);
- 腾退要求: 购保障房前需腾退原政策性住房,公租房家庭需承诺6个月内退租。
政策亮点及突破
首创“闲置商改保”土地新政,人才与普通家庭分层保障,CPI联动回购定价,封闭流转防套利。
制度突破:
- 土地创新:盘活低效用地破解供地瓶颈;
- 精准保障:人才单列通道,非户籍社保门槛差异化;
- 闭环管理:5年冻结期+封闭流转杜绝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