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他靠核酸检测设备2年狂入222亿,扬言活120岁,如今咋样

他是怀化市第一富豪,身价在巅峰时高达330亿元,同时还是全球首位完成“地球四级”科考的科学家,半生献身科研,半生投身产业,最终在不惑之年回国创业,为国效力,成为CCTV中国年度人物,他就是华大基金董事长汪健。

提起汪健,有人说他是基因领域的开拓者,70 谁还能登顶珠峰活成 “逆龄传奇”;也有人骂他是发国难财的商人,借着疫情把检测试剂卖成了 “印钞机”。

这个一边喊着 “要活 120 岁”,一边把生意做到生死赛道上的人,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把大众当傻子?

1954 年降生的汪健,人生开篇满是时代烙印下的苦涩。14 岁那年,尚未褪去稚气的他,背着简单行囊扎进湘西深山下乡。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岁月里,连田间逃窜的老鼠都成了果腹之物。这段近乎生存极限的经历,没磨平他的棱角,反倒在心底刻下两个执念:要好好活着,更要活得比常人出色。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汪健正顶着 “工农兵学员” 的身份在基层摸爬滚打。他攥紧这根改变命运的稻草,白天忙工作,夜里就着煤油灯啃书本,凭借一股不服输的狠劲,成功叩开湘雅医学院的大门。

后来又辗转北京中医药大学深造,甚至在 1988 年远赴美国,一头扎进当时还鲜为人知的基因科学领域 ,彼时的他或许没想到,这个决定会让他日后成为中国基因研究领域的 “争议标杆”。

1990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横空出世,被称作 “生命科学的曼哈顿计划”。正在美国求学的汪健,从这条消息里嗅到了改变行业格局的机遇。

他迅速联合志同道合的华人学者,成立西雅图华人生物医学协会,为中国参与国际基因研究搭建桥梁。1994 年,40 岁的汪健带着一沓厚厚的 1% 基因组研究资料回国,行李箱里装的不仅是科研数据,更是 “让中国在基因领域拥有话语权” 的抱负。

1999 年的那场人类基因组计划会议,成了汪健人生的关键转折点。当时中国在该领域几乎毫无话语权,他却 “单枪匹马” 闯会场,用详实的研究方案和不容置疑的魄力,硬是为中国争取到 1% 的测序任务,还拿下 5000 万元启动经费。

也就是在这一年,华大基因正式成立,汪健 “土匪式” 的办事风格开始传开 ,在他眼里,只要能推动科研突破,常规规则有时也能被打破。

2003 年非典疫情突袭,整个中国陷入恐慌。汪健团队临危受命,在简陋的实验室里连轴转,仅用 3 天就破译出 4 株 SARS 病毒序列,研发出全球首个诊断试剂盒。

那时华大基因资金紧张,连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他却咬牙捐赠出 30 万人份试剂盒,用行动诠释着 “科研为国” 的初心。

可随着华大基因在 2017 年上市,汪健的形象开始变得复杂。他突然放出 “要活 120 岁” 的豪言,还为自己立了块 “1954-2074” 的虚拟墓碑,甚至给员工定下 “活过百岁” 的硬性要求:不许有出生缺陷、体内不能放支架、肿瘤要比医院先发现。

为践行长寿理念,他严格控制饮食,尝试冷冻干细胞,连日常运动都精确到分钟,这番 “极端” 操作,有人觉得是科学探索,也有人质疑是商业炒作。

2020 年武汉封城那阵,多少人想逃却逃不出去,66 岁的汪健却带着华大基因往疫区冲。他搞的 “火眼” 实验室,一天能测上万人份样本,推出的核酸检测方案更是成了当时防控的 “及时雨”。

那会儿媒体都夸他是 “抗疫先锋”,说他延续了非典时期的担当 ,2003 年非典肆虐时,他哪怕被拒绝,也要偷偷钻进实验室,最后硬是破译了 SARS 病毒序列,搞出了全球第一个诊断试剂盒。

可光环背后,账本算得比谁都精。疫情前汪健的身家还只有 87.2 亿,短短两年就飙到 310 亿,222 亿的增量里,多少是靠各地紧急采购的检测设备堆出来的?有人骂他 “发国难财”,也有人说 “人家凭技术赚钱没毛病”,面对争议汪健始终不吭声,可这沉默里,到底是理亏还是不屑辩解,谁也说不准。

但汪健的 “狂”,从来不止在赚钱上。他敢公开喊出 “要活 120 岁”,还要求员工必须活过 100 岁,甚至定了 “三大纪律”:不允许有出生缺陷,身体里不能放支架,得了肿瘤还得比医院先发现。

这话听着像天方夜谭,可他还真这么做了 ,自己有冠心病和三高,靠基因检测找问题,再用严格的饮食和运动调理,硬是停了药;还搞冷冻干细胞那套,说要为长寿 “上保险”。

可这套 “长寿理论”,越琢磨越像给生意铺路。他搞基因检测,说能提前发现疾病,这不就是让大家花钱买他的服务?

要求员工长寿,看似关心下属,实则不也是给华大基因打广告 ,“你看我们自己人都能靠基因技术活得好,你们还不快来?” 说白了,他的每一句 “狂言”,都在给自家业务引流,把 “长寿” 变成了能变现的 IP。

再看他的发家史,从一开始就透着股 “野心”。14 岁下乡到湘西,饿到吃老鼠的日子,让他发誓要出人头地。后来考进湘雅医学院,又去美国留学,接触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立马意识到这是个大机会。

他牵头成立华人生物医学协会,40 岁回国搞华大基因,从绘制亚洲人基因组图谱,到参与国际大项目,一步步把自己打造成 “基因大佬”。

可这份 “野心”,有时候也踩在争议的边缘。非典时期偷偷进实验室,虽然最后出了成果,但程序上本就不合规;疫情期间赚得盆满钵满,就算技术过硬,也绕不开 “趁灾牟利” 的质疑。

他总说自己有 “医者仁心”,可仁心的背后,永远带着商人的精明 ,把科研做成生意,把生意包装成理想,这才是汪健最厉害的地方。

如今 70 岁的他,登顶珠峰又刷了一波热度,“活 120 岁” 的口号喊得更响了。

只是大家慢慢看明白了,他的 “长寿神话”,从来不是单纯的个人追求,而是和华大基因的生意牢牢绑在一起的。至于他到底能不能活 120 岁,或许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还有多少人会为他编织的 “生死生意经” 买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财经   核酸   基因   长寿   中国   疫情   仁心   非典   科研   生意   湘西   领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