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了!双节期间酒店老板亏大了, 坐地起价 一天降价8次也没人住

今年国庆黄金周,酒店的老板竟然失算了!

全国景区挤得连脚都没地方放,高速堵到导航红成一片,可酒店民宿、旅行社的老板们却集体陷入了“哀嚎模式”。

而那些往年靠“坐地起价”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人,今年有的一天之内连降8次价,客房入住率还不到三成。

有的砸了百万装修民宿,结果连成本零头都没收回来。

更有旅行社看着景区门票抢空,自己的地接订单却挂了零。

国庆刚过,第一批血亏的老板已经浮出水面,曾经的黄金周狂欢,怎么就变成了“亏本大甩卖”

国庆过山车

在广东一个热门景区旁开酒店的阿强,现在一提起国庆就忍不住叹气。

早在9月25号,他看着后台提前半个月涌来的预订单,心里还偷着乐:“今年国庆+中秋,肯定是个大旺季!”

他立马把原本680元一晚的标准间涨到1880元,还特意锁了三成房源,想着节前再涨一波“高峰价”。

可没等他高兴几天,台风“麦德姆”的消息突然传来,国庆前几天,近七成预订单全被游客取消,原本满屏的“已预订”,一夜之间变成了待入住空房。

为了止损,阿强开启了疯狂调价模式,早上八点把价格降到1580元,刷了半天后台没新增订单。

中午咬咬牙砍到1280元,依旧没人问。

下午三点干脆挂出980元的特价,还是没动静。

到了晚上,他只能推出“住一晚送双人早餐”的套餐,算下来实际房价才780元。

一天之内调了8次价,调价软件、抖音直播间、会员专属通道全用上了,可客房入住率最多也就三成。

忙了一整天,赚的钱连水电和服务员工资都不够付。

而阿强的遭遇不是个例,丽江民宿老板阿兵更“惨”。

为了备战双节,他提前三个月砸了100多万给民宿做软装升级,10间客房全换成了新家具,还特意拒绝了不少短租订单,一门心思想着“国庆卖高价,把装修钱赚回来”。

9月底,他把房价定到1500元一晚,可10月1号到3号,总共只住进2波客人。

4号一早,他咬着牙把价格砍到700元,连平台收的佣金都主动承担了,可直到6号,入住率也没超过20%

现在看着满屋子的新装修,只觉得心慌,这100万,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本。

要是放在前几年,这些老板根本不用这么“卑微”。

2023年河南云台山景区,有酒店单晚房价卖到3500元,还是有人抢着订。

2024年三亚亚龙湾某酒店,9月28号卖629元一晚,到10月3号就涨到2399元,涨幅近3倍,老板们坐在店里等着游客上门就行。

可今年,曾经的坐地起价狂欢,彻底变成了“一天八降心慌”,这种落差,让不少老板直呼看不懂。

突然想通了

其实不是国庆游客变少了,相反,今年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就达3.37亿人次,创了新高。

可游客们早就不是非酒店不可了,特别是看着突然涨价的房间。

国庆前半个月,社交平台上关于酒店刺客的吐槽就没断过。

青岛有个网友提前订了286.5元一晚的民宿,临到假期,老板突然打电话让她取消订单,她点开平台一看,同款房型已经涨到1896元一晚,涨幅超过5倍。

重庆有游客更无奈,酒店直接告诉她就算过来也不让你住,理由是国庆要涨价赚钱,最后她硬着头皮按消费者权益条款维权,才让酒店帮忙订了替代住宿。

最离谱的是江西景德镇一家酒店,9月份还卖90元左右的房间,国庆直接挂到1051元一晚,面对质疑还说“线上价格不算数,先下单再退差价”。

结果小红书上全是“国庆避雷景德镇”的攻略,不少游客直言宁愿不去,也不愿被坑。

被刺客劝退的游客,转头就选了更划算的住宿方式。

自驾游带火的“床车”和露营,成了酒店民宿的“竞争对手”。

现在越来越多人开着新能源汽车出门,车里装上车载床垫,晚上直接在车里休息。

有的家庭带上帐篷、锅碗瓢盆,景区周边的停车场、露营地全是他们的身影。

杭州有个游客说:“住一晚酒店要上千,我带个帐篷才花几百块,还能看星空,何必花那个冤枉钱?”

而且这两年露营装备越来越普及,不少营地还配了水电桩、厕所,住得也不算不方便,对比之下,那些动辄涨价的酒店,自然没人愿意选了。

更关键的是,现在游客越来越“精打细算”。

美团数据显示,用户预订酒店时,平均要浏览4.3个平台、对比12家酒店才做决定,哪怕一家比隔壁贵20块,取消率立马飙升。

而且民宿市场早就供过于求了,2014年到2024年,我国民宿数量从3万家涨到30万家,翻了10倍,可80%的民宿都不赚钱。

游客选择多了,自然不会再为坐地起价买单,老板们就算降价,也难挽回颓势。

客流散了,成本还涨了

不仅酒店民宿不好过,旅行社老板们也陷入了两难,看着景区门票抢空,自己的订单却少得可怜,还要承担各种成本损失。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传统跟团游订单量同比下降23%,不少旅行社因为提前订了大巴车、导游,结果参团人数不足,只能承担空驶费、违约金。

北京有家旅行社老板说,国庆前订了10个北京五日游团,最后有6个因为报名人数不够取消,光违约金就亏了15万,相当于把上半年的利润全亏没了。

更让老板们头疼的是,客流分散了,成本却涨了。

以前游客都往北京、上海、三亚这些热门城市跑,现在更多人选择去四川乐山、湖北宜昌、福建泉州这些次热门城市。

这些地方的客流量同比涨了50%,而热门城市核心区的客流量却降了8%-12%,那些聚焦热门城市的旅行社、酒店,自然客源锐减。

不少老板还在抖音、小红书投广告,单店日均营销费用超500元,可效果并不好,陷入投钱不回本的困境。


一边是没订单,一边是成本涨,旅行社老板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黄金周”变成“亏损周”。

想翻身别等“涨价”

国庆血亏之后,不少老板开始琢磨,到底怎么才能把生意做起来?

其实答案很简单,别再想着坐地起价赚快钱,得实实在在抓住游客的需求,要么做特色,要么做性价比。

老板们与其想着涨价赚钱,不如算算成本,定个合理的价格,再通过服务留住客人。

旅游市场早就不是谁涨价谁赚钱的时代了,游客越来越理性,只有懂他们的需求,才能把生意做长久。

至于明年国庆会不会好?没人敢打包票。

毕竟,游客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愿意花的每一分,都得花在值得上。你觉得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2

标签:财经   起价   老板   酒店   国庆   游客   景区   旅行社   订单   成本   热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