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历史学家,为什么要“在中国发现历史”?

看了一下澎湃新闻刊发的对美国历史学家柯文的专访,还是很有意思的。

上大学的时候也读过他的成名作,《在中国发现历史》,当时读得云里雾里,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后来看了对美国的中国研究的谱系的介绍,才大致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发现历史》、《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白银资本》这些一度在国内非常火爆的历史研究作品。

用柯文自己的话说,任何历史学家的研究都不可避免地带着个人的立场,以及对当时的问题的思考和回应,他自己也一样。

美国的中国研究一般公认的第一代就是费正清、史华慈这些人,他们的基本范式是冲击-反应说,也就是说,中国长期处于封闭、僵化的状态,是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受到了强烈冲击,才被迫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而费正清他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始终都是,美国为什么会失去中国,美国的中国政策为什么会失败?起点一般都是美国支持的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失败,以及美国最终和中国在朝鲜半岛兵戎相见,这是一个不符合美国在1910年确立的对华政策的结果。

费正清他们的回答也简单,就是和欧洲一样,以欧洲为中心来反思历史,认为是中国的封闭、落后、僵化和愚昧导致的这个结果,责任不在西方。

而到了柯文以及列文森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代美国中国研究学者的时期,需要回应的问题已经变成了殖民主义的历史性退潮以及大量的亚非拉前殖民地国家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给欧美带来的冲击,欧美自诩为这些地方带来了工业化、现代化和文明,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是不是欧美自己哪里做错了?

比如杜赞奇的《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也是对欧洲中心主义之下的民族国家史观的批评,实际上是以中国历史作为工具和论据,其主要目的并非批评中国,而是批评欧美。当然,这也是因为他本人是印度裔学者,实际上,作为印度人,杜赞奇是很羡慕中国能够独立走出一条现代化道路的。

所以,他们的明显特点是对欧洲中心主义的反思,以及对现代化史观的反思和批判。比如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就带有非常明显的这个特点,实际上是对黑格尔的历史必然性的批判,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

再往后,美国的中国研究出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作品,比如著名的尔湾学派,强调长三角与西欧的的对比,来解释为什么西欧发生了工业革命,而其它地方没有。但他们的预设立场是,之前的欧美学者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工业化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的,而事实是只有西欧出现了工业化和工业革命,而其它地区并没有出现。

而到更后面一些的美国的中国研究学者,更加强调征服王朝、内亚史观等等,也就是现在很多人在说的新清史的问题,这时候就不再把中国视为一个比自己落后的对象,而是当成一个竞争对象在研究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历史   历史学家   美国   中国   发现   西欧   欧洲   欧美   国家   学者   工业革命   必然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