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年轻人因压力、作息等问题过早出现白发的情况日益多见。网络上被称为“白发针”的疗法引起广泛关注,它真的如传说中那般神奇吗?面对白发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科学、理性地寻求中医药的帮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迟慧彦做客本期《我爱问医生》“药你不同”系列节目,为您专业解读“头皮穴位注射”在治疗白发中的作用,并深入讲解包括中药内服、外治在内的中西医综合治疗策略。
1.何为“头皮穴位注射”?
首先,“白发针”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大家说的“白发针”,实际是指的“腺苷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是以腺苷钴胺为基础成分并结合中医穴位注射疗法进行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腺苷钴胺是天然存在的B12形式,已经处于活性状态,可以直接被人体利用。通过将腺苷钴胺注射至头部特定穴位,结合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可以起到调节局部神经功能、改善头皮血液循环、刺激毛囊活性,为头发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治疗部分头皮疾患的作用。
而我们在临床治疗头皮疾病的时候,发现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注射时,部分患者的白发也会有明显改善。所以,我们在一些头皮疾患的治疗中,除了中医辨证论治内服药物,也会配合在头部百会、四神聪等进行穴位注射,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滋养肝肾的作用。
2.为什么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有可能改善白发?
毛囊的黑素细胞可以分泌黑色素,使毛发表现为黑色。如果黑色素形成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可能造成毛发变白。多种微量元素缺乏如维生素B12、锌、铜被认为与黑色素生成相关,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当黑鼠饲喂缺乏叶酸、Vit B12的食物时,鼠毛由黑变白。另外毛囊稳态受氧化应激、激素紊乱、炎症反应和DNA损伤等因素影响而失调会加速头发老化进程,导致发色变白,而营养缺乏无法为维持健康毛囊提供必要支持可能会加剧这些问题。作为一种营养剂,适当补充维生素可能对白发有延缓效果。需要提醒的是,头皮穴位注射疗法原本是用于治疗脱发的,对于脱发治疗效果相对白发更明显一些。
3.理性看待疗效,避免“一针见效”误区
白发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压力等。研究表明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时候,交感神经会突然放电,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这种化学信号会促使休眠的黑素细胞干细胞迅速增殖,随后经历分化、迁移等过程,并最终永久退出毛囊微环境。这种压力应激导致的白发目前认为比较难以逆转,通过补充维生素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那么相对地,如果是由维生素或营养缺乏导致的早生白发,头皮穴位注射疗法就有可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需要强调的是,白发治疗需长期坚持,头皮穴位注射一般每周注射一次,疗程需要半年以上,且往往需要结合中药口服与中医外治等综合治疗方案,疗效因人而异。网络传播中“注射后白发转黑”的个案不具备普适性,且可能忽略患者同时接受的其他治疗作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预期,切勿盲目追求“速效”。
4.白发的成因复杂,需个体化综合治疗
白发发生与遗传、年龄、内分泌、营养状况、精神因素等多种生理病理因素相关,也是随年龄增长的自然生理现象。中医认为,四十岁后肾气渐衰,开始出现白发属于正常的自然规律。如果过早出现白发,例如三十岁前就出现白发,则需辨证论治看是否存在一些病理性白发的问题。此外,局部集中出现的白发还需警惕白癜风等疾病。如有家族遗传史,但自身白发年龄显著早于父辈,也建议就医排查其他潜在病因。
白发的成因复杂,中医药治疗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认为单一疗法难以应对复杂的病因病机,更建议采取多层次、个体化的综合干预,比如中药辨证论治、综合调理,还可以结合现代医学对毛囊生理周期的研究,配合营养补充、激素调节等针对性干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还可以辅助其他外治疗法比如中药熏蒸、梅花针叩刺、针灸、CGF注射、低能量光照射等,共同改善头皮微循环。除了内外合治,白发患者还应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比方说避免熬夜,11点前入睡有助于毛发的恢复;做好情绪的管理,可以尝试练习八段锦、进行冥想;避免频繁地高温烫染,减少化学物质对头发的损伤;多食用黑豆、黑芝麻、桑葚、黑米、黑木耳等食物,促进黑发生长。建议有白发困扰的患者首选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通过系统检查明确病因后,由医生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来源:BRTV我爱问医生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