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临朐:夜市“纳凉”纳健康 药田“流金”流希望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王乐恬 潍坊报道

俗话说:“夏天一分力,冬天十倍功”。进入三伏天以来,潍坊市临朐县的街头巷尾就飘起了药香,“三伏养生”氛围日渐浓厚。辛寨街道的广场上,中医夜市的红灯笼映着排队贴三伏贴的居民;老龙湾畔的凉棚下,医师正用银针为老人舒缓肩颈酸痛;就连小区的凉亭里,都有阿姨们拿着穴位图互相按揉——这座“中药材之乡”,把中医养生过成了夏日里的寻常事。

“一到冬天我就总是咳嗽、喘不上气,今天出来遛弯儿,医生说贴三伏贴能改善我的症状,这不顺路就贴上了,可比专门跑医院方便!”辛寨街道张龙村的张大娘开心道。在针灸区体验后的刘先生赞不绝口:“以前觉得中医是‘慢功夫’,亲身体验才发现既能调理身体,又能学到养生门道,夜市真是把健康送到了家门口!”小小夜市,盘活了公共空间,更让健康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咱就是想让中医服务‘不挑时间、不挑地点’。”临朐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王涛主任介绍,医院精选了针灸、推拿、三伏贴等7大类12项适宜技术,特意制定“10分钟体验标准”,让居民在纳凉休闲时就能轻松“打卡”健康服务。数据显示,仅“中医夜市”启动以来,已服务群众超3000人次,发放的养生茶饮和健康手册,成了夏夜最受欢迎的“伴手礼”。

中医养生的火热,背后是临朐扎实的中医药产业根基——弥水河畔,15万亩中药材郁郁葱葱,年产量达到16万吨。走进辛寨街道陈家庄村,村民张召学正在自家丹参田里除草,他笑着说:“我种了4亩丹参,一年能收1500多公斤,每年光这一项就能挣三四万!” 张召学的底气来自临朐对中药材产业的全链条培育。作为“鲁十味”丹参核心产区,临朐已建成110处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培育出丹参、黄芩等250多种道地药材。在寺头镇的润泽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朋指着烘干车间里的丹参说:“我们200多户社员种的丹参,丹参酮ⅡA含量高达0.5%,远超国家0.25%的标准,一年能供给中国中药、云南白药这些大厂家1200吨。”

从田间到车间,产业链的延伸让“苦药材”真正变成了“甜日子”。临朐引育的16家深加工企业,把中药材变成养生茶饮、药膳辅食等72种产品;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产学研合作,让黄芩苷提取技术不断升级;华润三九、河北以岭等知名药企的长期合作,更让临朐中医药年交易额突破1亿元。如今,52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带动2.1万农户增收,“龙头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药农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当药香浸润街巷田野,千年岐黄智慧亦在临朐焕发时代新彩。2025年5月下旬,一场中医药界的盛会——第八届中医药文化大会暨第三届“沂山论健·中医药健康大会”在此启幕。千余名国医大师、岐黄学者齐聚,共谋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化新路径。

峰会的青睐,印证了临朐的底蕴:临朐县以文化书院为载体,将中医药文化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通过阵地融合、资源共享、形式创新,让岐黄之术走进寻常百姓家;全国首家实用型中医药博物馆珍藏典籍4000册、文物千余件,诉说着千年的传承;全国首部《国医启蒙》教材走进中小学课堂,引导孩子们接力文化薪火;精心打造6条康养旅游线路,串联12处集观光、研学、文化于一体的体验中心,让古老智慧与青山绿水深度相;。

“将中医药知识融入社区文化书院,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的时空限制,让文化惠民不止于书桌前,而是在家门口的文化场所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实现了文化书院建设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双赢共进。”临朐县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陈洪涛说。

这片创新的土壤,更得益于政策甘霖的持续滋养。该县出台《支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构建全链条扶持机制,“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培育出56位国家及省市专家,建成18个市级以上重点专科。全省首家中医医养结合机构在此诞生,县域医共体打通服务末梢,全县656处村卫生室、7处社区服务站、16家镇街卫生院已实现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全覆盖,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暮色降临,万华文化书院的“中医夜市”灯火如星。中医师现场施针为居民缓解着肩颈劳损,艾灸的温热混合酸梅汤的清凉气息,抚慰了夏日的焦灼。这缕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正从典籍走向课堂、从山间田野弥散至市井巷陌。“临朐县将继续以扎实的产业基础、务实的惠民服务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走进百姓生活,让中医服务可感可及。”临朐县卫健局局长马斌太说。(王乐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养生   临朐   潍坊   夜市   健康   中医药   临朐县   丹参   文化   中医   伏贴   中药材   药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