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昆山,怎知自己格局太小。
一个多月前我到昆山调研,震惊于“地表最强县”重仓500亿建设城市CBD,在几十年前大开发的起点”青阳港”地块将崛起现代化新城,为千千万万的创业者撑起一个匹配高端理想的“城市客厅”。
前两天我再到昆山参加一年一度的创业周活动,惊喜发现,在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之后,昆山竟承载了90万青年的创业梦,还拥有了50多万专业人才,当真是志比天高。
昆山用饱和度巨高的数字暴击了我的思维,这座城市有大把王炸:
●江苏最年轻县级城市,全市平均年龄36.18岁,89.6万青年在昆山创新创业;
●超2.1万名外国友人、10万台商台胞台属在昆山安居乐业;
●连续9年举办昆山创业周,累计吸引2.2万余名国际精英与全球创客,促成超1800个人才科创项目落户;
毫无疑问,昆山发展的打法变了。当年,昆山干部根据笔记本拆分出零件,精准锁定供应链,上门跑客户引资,他们蹲在40度的闷葫芦面包车里,累了用冰块降温,渴了吞两口矿泉水。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最美创业者,是这座城市的原始股东,今日昆山的主角换成了那些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从引资最牛到引才最佳,连庄国内县域龙头20年、GDP超5000亿的昆山,正在致力于打造人才和科技转化的创新创业天堂,让顶流院士和普通创业者竞相奔赴。
一、昆山创业周是观察变化的绝佳窗口
2025年第九届昆山创业周于7月11日开幕,来了1000多位专家学者,主题为“人才赋能昆山 创新定义未来”。关键词直接了当,人才和创新是重点,围绕这两件事,昆山干了这几件大事。
第一、昆山提高了给钱的量级:
昆山见过大钱,所以舍得投入,直接成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昆玉人才发展基金,作为天使投资基金的接力基金,主要扶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的科创领军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创新创业就是风险的代名词,没有政府领军,市场基金岂敢放胆跟投。昆山有募资总规模100亿元的产业发展投资母基金、募资总规模100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募资总规模5亿元的昆山天使投资基金,昆山在已有天使基金的基础上,加码10个亿,提高了重点创新企业的存活率,放大了社会资金跟投的可能性。在城市财政普遍吃紧的今天,昆山愿意拼一把。
金融扶持,天使基金只是第一步,信贷上也有文章可写。昆山规定,青年创业企业最高1000万元天使投资、最高1500万元“昆科贷”;
昆山“头雁人才”创新平台项目最高可获2亿元支持,团队、个人项目最高分别可获1亿元、2000万元支持;博士后新进站可获得最高16万元支持,出站后留昆的还可获得50万元资助;这都不算啥,昆山承诺了,“荐才”也有重奖,每成功引荐1人最高获100万元奖励……
第二、昆山加密了留人的政策:
昆山在织密一张网,让天下英才尽入此城。我注意到在创业周上,昆山打起了校长牌:苏州大学校长张桥、南开大学副校长方勇纯等100多所“双一流”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都在活动当天莅临。他们都在为学生们挖掘尽可能多的在昆创业就业机会。
南开大学副校长方勇纯公开表示:“南开大学与昆山合作密切,双方已签署多项校地人才合作协议,建立科技招商联络站,并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开展30余项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这里要提一句,苏州大学校长张桥,于今年6月9日上任,成为苏州大学自1982年更名以来最年轻的校长。方勇纯教授20多年前归国加入南开时,是学校最年轻的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古英才多青年,在年富力强的大好岁月,最希望有人拉一把。昆山愿意做好支持。
在创业周上,昆山人才友好型城市系列政策发布,包含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若干意见、青年人才、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人才服务等多项人才新政,进一步升级完善“1+N+X”人才科创政策体系,正如昆山提出的口号:打造全周期人才友好型城市。
什么是全周期?对应届毕业生来昆求职面试的,给予最高2000元一次性交通补贴,“青年人才驿站”可提供综合最长30天的免费住宿。如有买房需求,全日制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分别可享3万元、8万元、12万元、20万元的房票补贴,获评高层次人才后,最高可享受500万元购房补贴。
全周期,就是你在前进道路上需要的,我能给的都给。昆山做到了。
二、昆山用产业成果证明了雄心
站在创业周的舞台上,昆山用事实告诉大家,资金投入和政策迭代,有效推动了营商环境与时谐行,有力催生了一项项原创产业科技成果。
在昆山创业周之外,苏州近期也公布了2025十大产业科技成果及十项提名,二十个成果承载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展示了苏州产业升级的宏大图景。
昆山有多个项目入围。比如昆山协鑫光电自主研发的“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承载着人类能源革命的新希望,属于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相比传统晶硅电池26%的光电转换效率,钙钛矿电池的理论上限转换效率可达45%,是光伏领域最有希望实现低成本发电的光伏技术。
作为全球光伏行业第一大国,国内多条技术路线都在争取率先攻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协鑫的入围项目正在领跑这一关键领域。这一技术成果还寄予了行业厚望,通过核心技术突破,为进入冰河期的光伏行业解套,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内卷生态。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昆山知名的人才科创企业,部分关键技术可以比肩宁德时代,书写了清华人在昆山的创业故事。企业研发的“高性能固态动力电池”最大续航里程可超1000公里,还能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超快充速度。
协鑫牵手清陶,等于把能源的“生和用”这两个端口都把握住了,昆山之功大矣。在入围项目之外,昆山近年来培育的世界级成果不少,在热门的空天领域,峰飞航空科技(昆山)有限公司于2021年落户昆山淀山湖镇,是中国最早投入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赛道的科技企业之一。
三、昆山之路的经济叙事有变
结果证明了过程,有协鑫、清陶、峰飞等一大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关键是有庞大的创新创业军团源不断的从蛰伏走到了前台,其中的关键推手正是昆山。
迅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琼对昆山感恩不已。在企业草创之初,政府的人才项目雪中送炭,支撑他们走过了最难岁月。在相关部门的主动支持下,王琼申报了昆山双创人才项目,成功获评昆山双创人才B类,获得总额200万元的合同资助,当年就有100万元到账,助推企业闯过了“死亡谷”,走进了“成长期”。2025年,迅势科技预估全年销售额达1亿元,保底5000万元。
几年来,我多次走进昆山,我发现昆山领导和企业家们,不再开口闭口谈外贸进出口数字了,尽管这些还是别人抢不走的昆山强项。
他们更关注产业打破了多少卡脖子壁垒,技术上摘下了多少原创成果,企业录用了多少高学历人员,今年又收获了多少个知识产权。
当然,昆山求高逐新,不是一味追高,昆山对人才定义把握张驰有度,供应链上的高级技师是人才,唱念做打的昆曲艺术家是人才,民宿的主理人也是人才。在昆山看来,只要有助于产业起飞、城市更美、生活更好,都是昆山需要的创业者。
外界愿意看到,当大时代进入工业升级、产业向新的新阶段,昆山之路也能与时更新,领跑未来。外界已经看到的是,昆山修成了一种创业者心态,愿意陪着九十万创业青年,一起拼、一起苦、一起赢。
正如昆山市委书记陈丽艳在创业周上所说,昆山将持续创优“人才最向往”的创新环境、“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生活最舒心”的城市环境,与大家携手掀起创新创业新热潮、点燃“科创之城”新动能。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