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痛文化”涌入中国,曾经被嫌弃的黄金,如今一克2800被疯抢

一、从“嫁妆金”到“随身痛金”

过去黄金的消费场景高度集中在传统领域:结婚时男方送的金项链、长辈祝寿的金手链,或是家庭为抵御风险储备的金条,核心诉求始终围绕“实用”“保值”“符合传统期待”。

那时的年轻人大多对黄金提不起兴趣,觉得金镯子、金链子设计老气,戴在身上像“偷戴妈妈的首饰”,甚至还把黄金和“土豪感”“像暴发户”挂钩。

但现在,黄金的消费逻辑彻底变了,主导者成了18-24岁的二次元世代。

据中国黄金协会《2025中国金饰零售市场洞察》显示,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已成为黄金消费主力军,黄金的用途也从“婚嫁撑场面”转向“日常自我表达”。

促成这一转变的,正是各大黄金品牌推出的“痛金”产品,周大福与chiikawa联名的金章挂件,售价560元仅重0.2克,折算下来每克2800元。

老庙黄金与《天官赐福》合作的套装约11克,上线后迅速售罄,二手平台甚至出现“一物难求”的情况。

老凤祥今年8月推出的铁臂阿童木黄金联名系列,整套产品预计价值超百万元,仍吸引大量二次元爱好者关注。

这些“痛金”产品大多采用“一口价”模式,若单纯从投资角度计算,性价比远低于普通黄金。

但年轻人看重的并非“克重”,而是“情感价值”,对他们而言,痛金不是“保值工具”,而是“热爱的具象化载体”。

更关键的是,痛金还解决了年轻人消费时的“家庭顾虑”:以往买动漫周边可能被家人吐槽“乱花钱”,但黄金的属性让家人默认“这东西能留着,不算浪费”,热爱、保值与家人认可三者兼得,成了痛金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二、“痛”的不是钱是把看不见的热爱握在手里

“痛文化”并不只局限于痛金,痛包同样是年轻人的“情感标配”。

痛包的入门门槛不算高,几百元就能买到基础款帆布包,但要打造出“专属感”,后续投入并不少,需要定期更换动漫徽章(圈内称为“谷子”)、定制角色主题挂饰,部分玩家还会升级皮质包身以保护周边。

对资深爱好者而言,一个挂满限量版谷子的痛包,售价可能达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

比如某款印有经典动漫角色的定制痛包,因搭配稀有金属徽章,二手交易价曾突破万元,无论是痛金还是痛包,本质都是年轻人的“成人版情感安抚物”。

就像童年时抱着不撒手的毛绒玩具,现在的“痛物”承担着类似的功能:加班到深夜时,摸一下脖子上的痛金挂件,看到熟悉的动漫角色,疲惫感会莫名减轻。

背着痛包出门,若遇到同样喜欢该角色的同好,一个眼神就能拉近距离,孤独感也随之消散,这种快乐不抽象,它附着在具体的物品上,能触摸、能展示,比“虚无的情绪”更让人踏实。

年轻人对“痛物”的消费逻辑也十分清晰:普通动漫周边容易过时,可能过几个月就失去兴趣,甚至面临降价风险。

但痛金不一样,它既保留了“热爱”的属性,又有黄金的保值兜底,哪怕未来不再喜欢这个角色,黄金本身仍有价值,不会像普通周边那样变成“闲置垃圾”。

这种“情感+实用”的双重属性,正是他们愿意为2800元/克的痛金买单的核心原因。

三、从小圈子到5977亿市场

如今的“痛文化”,早已跳出二次元小圈子,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增长极。

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我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突破5亿,相当于每3人中就有1人关注二次元内容。

2024年泛二次元市场规模更是达到5977亿元,增速接近40%,庞大的用户群体为“痛经济”提供了坚实基础。

线下场景的热度更能直观体现痛文化的影响力。

今年8月举办的上海BW万展(BilibiliWorld),仅抢票阶段就吸引90万人参与,最终实际到场人数达40万人次,展会现场专门设置的“痛车专区”聚集了大量痛车,这些车身上喷涂着不同动漫角色,有的还搭配了主题装饰,成为展会的热门打卡点。

部分车企也主动参展,通过展示痛车设计、推出二次元主题车型,试图贴近年轻消费群体。

线上平台的动作同样明显,有些平台已专门为“痛黄金”设立独立类目,该类目上线后成交金额同比增长294%,远超普通黄金饰品的增速。

传统品牌也逐渐摸清了年轻人的需求:以往黄金品牌比拼的是“工艺纯度”“经典款式”,现在则更看重“IP联名的契合度”。

周大福选择萌系IP喜卡瓦吸引年轻女性,老庙黄金主打国风IP《天官赐福》覆盖国风二次元群体,老凤祥则借助经典IP铁臂阿童木兼顾情怀与质感。

它们逐渐明白,与其在“品类里争第一”,不如抓住某群人的热爱,成为他们心中的“唯一”。

四、痛文化为何现在火?

“痛文化”并不是新生事物,它的萌芽可追溯至九十年代末的日本。

彼时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房价高企、就业压力剧增,“努力就能成功”的神话逐渐破碎,年轻人对未来感到迷茫。

在这样的背景下,御宅文化与二次元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不少年轻人开始通过“痛车”“痛屋”表达情感,将喜欢的动漫角色喷涂在车身上、挂满房间墙壁,用虚拟世界的热爱对抗现实的不确定性。

对他们而言,现实越模糊,能触摸到的“热爱”就越珍贵。

当下中国年轻人的心态,与当时的日本有相似之处: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他们更渴望“即时的踏实感”。

而痛金、痛包恰好提供了这种感觉:虚拟的动漫角色能带来情感陪伴,黄金的属性能提供物质安全感,两者结合,让“热爱”不再是“虚无的消耗”,而成了“可留存的价值”。

回头再看开头的问题,2800元一克的痛金,年轻人抢的到底是什么?其实不是“高价黄金”,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在不确定的生活里,攥住一点确定的快乐。

他们不是不懂“性价比”,而是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钱包可能会因一次消费“痛”一时,但心里的踏实与满足,却能抵过很多焦虑。

这或许就是痛文化能火的真正原因,也是这届年轻人最清醒的消费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时尚   日本   中国   黄金   文化   年轻人   角色   情感   动漫   属性   价值   年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