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零食品牌业绩大“破防”

2025年的夏天依然炎热,但零食巨头们却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综合多家休闲零食上市企业财报,可以看到:三只松鼠增收不增利,净利润腰斩52.22%;洽洽食品创下十年最差成绩,净利润暴跌73.68%;良品铺子上市后首现半年度亏损9355万元;来伊份由盈转亏,利润骤降439.6%……

图源:澎湃新闻


多家主流休闲食品企业半年报中,超七成企业遭遇净利润下滑。这些曾经引领休闲食品风潮的行业巨头们,在这个盛夏体验了业绩“破防”的凛冽寒意。

然而冰面之下暗流汹涌。当老牌巨头步履蹒跚之际,新势力却高歌猛进。量贩零食龙头万辰集团营收暴涨106.89%,净利润同比激增50358.8%;鸣鸣很忙2024年收入达393.44亿元,三年增长近十倍。专注魔芋制品的盐津铺子逆势双增;卫龙美味蔬菜制品半年狂卖21亿元,贡献六成营收。

图源:零食很忙官网


还有渠道自有品牌同样势不可挡——山姆MM系列年上新超300款,盒马自有品牌占比达35%,胖东来的DL燕麦脆屡屡卖断货。

同一片蓝天下,传统巨头与新锐势力的业绩分野如刀刻般清晰。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业绩分化,实则是零食行业结构性洗牌的必然阵痛。


“三重压力”冲击


2025年上半年,成本、渠道、外部冲击——三座大山将巨头们压得喘不过气。

首先,翻阅各家企业财报,成本压力如同沉重的锁链。坚果原料、棕榈油等成本持续上涨,吞噬着企业利润。财报显示,三只松鼠毛利率从2016年的30.2%一路跌至23.33%;甘源食品因原料成本导致毛利下滑,遭遇三年来首次滑坡;洽洽食品则因内蒙古暴雨导致葵花籽减产,原料采购价飙升成为压垮利润的最后一根稻草;而良品铺子试图通过“最大规模降价”突围,却陷入“降价-毛利率下降-盈利恶化”的恶性循环,去年降价22%-45%的策略至今仍在持续流血。

渠道失衡更令巨头进退维谷。线上起家的三只松鼠线下门店仅剩209家,“万店计划”沦为泡影;良品铺子直营门店数量不增反减。而依赖于线下门店销售的来伊份线上渠道营收大跌35.54%,洽洽电商毛利率仅19.39%,远低于行业水平。

图源:小红书用户 @坦洲合胜百货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一针见血的指出:“三只松鼠线下是短板,来伊份线上是困境,良品铺子线上线下平衡最佳,但供应链是硬伤。”

渠道转型的滞后,使传统巨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步步被动。

但最关键的是,真正的颠覆性冲击来自外部势力的裂变。量贩零食店以“0加盟费+终端低价”模式疯狂扩张,好想来、鸣鸣很忙门店总数超3万家,将同类产品价格压至传统品牌的70%。而商超自有品牌的崛起更重构了消费场景——当山姆的MM坚果与盒马的NB零食占据货架时,消费者对传统品牌的忠诚度正在瓦解。

因此,当今年7月我们看到山姆会员在网上吐槽知名零食品牌好丽友产品后,直接导致其产品直接下架,这意味着传统品牌花费数十年建立的品牌壁垒正悄然裂开了一条缝。


自我救赎


焦灼中的巨头们正多线突围。健康化成为最集中的火力点:良品铺子推行“五减”配方,零添加西梅热销20万份;来伊份推出药食同源养生系列;三只松鼠打造“东方颜究生”养颜产品线。叮咚买菜调研显示95%消费者已成“成分党”,这迫使品牌重新思考产品本质。

与此同时,新中式零食焕发惊人爆发力——盐津铺子麻酱素毛肚月销破亿,卫龙魔芋爽年销超10亿,齐云山南酸枣糕占据细分市场32.4%份额。这些案例揭示出残酷现实:当品牌失速时,垂直领域的“超级单品”正成为穿越周期的破局利器。

而渠道端的革新也是零食巨头们的目标。如三只松鼠试水千平全品类生活馆,三天营收破百万;来伊份创新仓储会员店模型,加盟占比提升至53%。

图源:来伊份微博


值得一提的是,当三只松鼠收购爱零食计划告吹,也暴露了传统品牌既想借力又怕丧失主导权的矛盾。

与此同时,当鸣鸣很忙这样的零食量贩巨头开始布局自有品牌,对传统品牌而言,量贩渠道从盟友变对手的风险正在累积。

可以说,这场渠道重构或革新的本质,是争夺离消费者最后一百米的主导权。据欧睿数据,线下渠道仍占据休闲食品82.6%份额,但话语权已从传统门店转移到量贩巨头手中。


突围曙光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零食市场规模已达1.4万亿元,2025年预计继续扩容。但增量红利显然更倾向创新者。

危局中仍有微光闪烁。卫龙美味逆势双增,蔬菜制品营收暴涨44.3%,占比突破60%;煌上煌净利润增长26.9%;周黑鸭利润激增228%。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卫龙跳出辣条舒适区打造新爆款,周黑鸭持续优化供应链效率。

而万辰集团以11.49%的毛利率实现500倍利润增长,证明低价策略并非原罪,低效运营才是。当良品铺子引入国资战投、三只松鼠跨界全品类市场、来伊份向供应链平台转型,这些探索背后是传统商业模式向供应链整合模式进化的决心。

图源:三只松鼠公众号


“线上与线下要互融共通,短板互补才能破局。”朱丹蓬的建议揭示了行业本质。

零食战争的终局,注定属于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营销力的全能型选手。十年前,三只松鼠们正是凭借这样的全能身手登上王座。如今历史再度轮回,只不过这次他们成了守擂者。

盐津铺子用魔芋制品狂卖7.9亿、溜溜梅抢占45.7%果冻市场的案例都在昭示:没有永远的巨头,只有永远的创新。

图源:盐津铺子公众号


这场洗牌远未终结。当盒马山姆持续瓜分中产客群、量贩零食深入县域市场、健康零食成为新刚需,传统品牌的转型窗口正在加速收窄。但无论如何,洗牌已然开始始,万亿市场的牌桌上,永远会有新王牌出现。

本文同步刊发公众号《新食品评介》,请勿私自转载。文中数据均来自企业公告及其它媒体公开报道,图片均来自网络、官微、社交、电商平台等,如无意中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3

标签:美食   零食   上半年   业绩   品牌   铺子   松鼠   渠道   传统   巨头   盐津   山姆   净利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