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不生子,不要人情世故,就没有人能拿捏”,真可以这样吗

人生的终极目标,不就是追求自由。

只要自己不结婚不生子,不要人情世故,就没有人能拿捏。这不就自由了。

想法确实不错,一些年轻人,正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做。

不婚不育,把生养孩子,结婚的开支,都节约起来,存款五六十万,经济上就自由了。

不要亲戚,不交往朋友,礼尚往来的开支也没有了,也压根不看人脸色,情感上自由了。

工作,也就是糊口而已,不求什么高工资,万一失业了,也不怕,吃老本,那就劳动上自由了。

很多事情,一较真你就输了;再较真,你就看出了问题。假象的活法,人生的结局,往往会败给现实;经不起长时间的推敲。

01

时代的一粒尘埃,就是落在普通人身上的一座大山。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不婚不育的人,到了晚年,是很难过的。他们有一个专用名词,五保户,另一种说法,是孤寡老人。

那时候,乡里修建了孤老院,把老人们集中起来,一起生活。但是很多老人不愿意,因为孤老院的条件比较差,也没有自由,不如自家好。

但凡能够动的老人,都自己种地,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也把自己的财产,都给侄儿侄女等,用财富换取晚辈的孝顺。

一个人过日子,不管怎么选择,都很难。

我的小叔叔,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也很少走亲戚,也不打算要侄儿侄女养老。他走了之后,我的父亲、两个姑姑说:“就让村里安排后事,财产也不要了。”

确实,叔叔家几乎是家徒四壁,最值钱的,也就是一口铁锅了。

没有财产,连兄弟姐妹都嫌弃。晚辈就更嫌弃了,叔叔的落葬,晚辈一个都没有到场。

现如今,社会富有了,五保户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还可以安心住敬老院。

也许一些富有的单身人,完全可以请保姆,晚年也滋润。

但是有没有想过,政策是会变的,养老方式也会变。

一旦政策变了,五保户依靠谁呢?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肯定行不通。

还有,通货膨胀,也可能发生。你手里的几十万,可能养老是不够的。而你老了,又无法劳动,这就很可怕了。

一项社会的大变革,可以让一个“本以为晚年幸福的人”,失去一切幸福。

不得不说,一个人总要依赖外物而生存,那么你就要受到政策、法律、道德、城市发展水平等的影响。个人的计划,和外在社会的大计划,有了冲突,吃亏的总是个人。

02

人只要活着,就永远都离不开人群,独处是暂时的。

很多人,不结婚不生子,不要人情世故,丢掉亲戚,拒绝朋友,不指望工作多好,也想办法存款,也就是追求“一个人的自由”。

大家都喜欢庄子说的一句:“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庄子是哲学家,是道家的代表,也推崇道法自然。但是他不是神,无法给每一个人精准的指导。

就是庄子自己,也没有真正脱离群体。

他靠自己带学生,授课,赚取一定的报酬。

他也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惠子。惠子去魏国做大官,他也会找惠子一起游玩。

惠子过世之后,庄子很悲伤,说:“你走了,就再也没有人和我一起辩论了。”

庄子还去找监河侯借粮食,虽然被拒绝了,但是足够说明,庄子和监河侯是存在礼尚往来的。

我看一些名人名言,也就是看看,别盲目崇拜。

喜欢独处的人,不代表他们没有朋友;一个朋友都不要的人,不等于他独立在社会之外;拒绝亲戚的 人,不等于没有朋友。

回到当今社会,你会发现,每个人都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买菜,和小贩打交道;去看电影,和周围 的人同乐;工作,要几个同事;到大城市,还要找人问路。

当一个人老了,不管是住养老院,还是请保姆,也要和人打交道,最终你可以麻烦的人——别人家的孩子。

你只要发生了社交,那么你就可能被人拿捏。

你有无数的存款,也要和银行打交道,承受银行的政策变动。万一你没有子女,也没有一个亲戚朋友管你,你走不动了,或者痴呆了,你的存款,可能会取不出来。

聪明的人,不是不社交,而是社交自由,不会困在某个群体中。人与人的关系,不会过分亲密,处于淡泊的状态。

一刀切的断交方式,做不到,也不可取。完全不被拿捏的生活,可以想,但找不到。

03

人这一生,所有的幸福,无非是金钱、人情的叠加。

我们无法选择社会,时代,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正常的人。

按照自然规律,繁衍生息,也就是生儿育女,结婚,给父母养老。

按照社会规律,去和人打交道,互惠互利,也一起促进社会发展。

按照经济规律,赚到一些钱,给自己花,也给身边的人花,还买房子等,准备自己的养老本。

按照人生规律,吃苦在前,享福在后,活一天就劳作一天,增加自己的价值。

跟着规律去做,看似随大流,其实是借助大众的力量,去过好自己的余生。我们总是相信,混社会利好的一面,是维护大众的一面,任何个人,都没有特权。

千万不要等自己老了,人生也无法改变了,才想年轻的时候,做错了什么。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美文   人情世故   自由   庄子   社会   朋友   也就是   存款   晚辈   亲戚   晚年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