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十五是半年节,农忙告一段落的时候。以前人讲究这一天要做些应景的事,现在还有不少老人坚持照做。比如不让洗被子,要吃两种食物,还有三件事不干。
六月天热潮气重,被子床单容易发霉。老辈人说这天不能拆洗被褥,一是洗完不容易干,二是讲究这时候要团圆,洗被褥显得不合适。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在意,但老家亲戚还是会按这个来。
第一样要吃的是饺子。新麦磨的面粉包饺子,图个下半年日子富足。馅料选黄瓜猪肉加蛤蜊,猪肉搅散放调料,黄瓜撒盐出水攥干,包进饺子里。蛤蜊煮熟后放中间,煮熟就吃,简单方便。
第二样是鲢鱼。六月十五吃鲢鱼叫年年有余。做法是煎鱼块,放葱姜蒜和豆瓣酱炒香,倒啤酒炖,最后收汁撒香菜。鱼刺少肉多肥美,适合夏天。
这天晚上不建议在外玩太晚。家里人想一起过节,晚归会被念叨。另外借钱给别人也尽量别碰,算是一年过半,这时候借出去年底才能要回来。还有别去医院探病,大热天去添麻烦,除非真有急事。
老人们说这都是多年传下来的规矩,道理可能是怕麻烦或图个吉利。现在城里人生活节奏快,这些习俗有些人还记着,有些人就随性了。我家奶奶每年这天必包饺子,鱼也要买,说图个心安。
最近天气闷热,六月十五前后雨水多。洗被子真的容易长霉斑,去年我试过一次,晾了两天都没干透。吃饺子鱼也是家常菜,味道确实不错,当节气饭也没多花钱。
关于晚不回来,现在年轻人生意应酬多,有时候躲不开。不过能早点尽量早点。借钱借物这点,有些做生意的邻居这天还真不谈钱。医院探病倒不见得有人刻意不去,但确实没必要添乱。
其实这些规矩里有不少在理的地方。比如不洗被褥防发霉,晚上尽量在家陪家人,借贷风险控制,还有减少去医院交叉感染。老传统里藏着不少生活经验。
我问过奶奶为什么要吃这两种,她说几十年都是这样,大家伙都这么做。现在网上也有讨论,有人说迷信,有人觉得有道理。我觉得挑有用的学就行,不必纠结对错。
六月十五快到了,超市里的新鲜鱼虾这两天卖得好。饺子皮和馅料也摆出来了。老主顾们照着老规矩办,年轻人就按自己喜欢来。过日子的方式各不相同,关键看自己舒服不舒服。
天气预报说这周有雨,我妈提前把被子晒了。说等十五那天不用洗,反正也不让洗。街坊们互相打招呼,提醒一下这些老规矩。该吃的吃,该注意的注意,就这么简单。
菜市场鱼摊这几天鲢鱼便宜,摊主说好卖。饺子馅料备齐的多,黄瓜和蛤蜊销量比平时高。传统节日带动的消费,每年这时候都差不多。
村里有老年人协会,在村委大院准备集体吃饺子。组织大家聚一聚,热闹热闹。这种活动老人们挺欢迎,图个乐呵,也交流下今年的收成。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节气习俗还是有种联结感情的作用。不管是为了讨个彩头,还是真有用,能传承下来总归是文化的一部分。我自己偶尔会按老规矩做,觉得挺有意思。
明天就是六月十五了,该吃饺子买鱼的去买,该注意的注意。不较真,随大流就行。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