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12万人次,苏州考古博物馆火了

今天(8月1日),苏州考古博物馆的各个展厅内人流如织,游客们边参观边拍照,纷纷通过参观考古成果,深度了解苏州的“前世今生”。据统计,开馆2个多月来,苏州考古博物馆人气持续火爆,截至7月30日已接待游客12.1万人次,俨然已成为苏州又一个热门打卡地。

到苏州考古博物馆参观的小朋友。苏报融媒记者 陈秀雅/摄

近年来,我市出台《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实施意见》,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融合发展视野下,在全国较早启动地域文明探源工程 ,确定了太湖流域文明、史前文明发展历程、吴文化探源、古城研究、地域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5大重点研究项目。苏州印发《苏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年均配合基本建设开展考古调查、勘探140项,年均勘探面积700万平方米。东山村遗址、金城新村遗址、北园遗址等遗址的挖掘,填补了一大批考古研究的空白。在此基础上,苏州持续做好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立体化宣传展示苏州考古成效。

苏州考古遗址列表。苏报融媒记者 陈秀雅/摄

据市文广旅局副局长钱春峰介绍,考古游方兴未艾,苏州便因势利导,依托考古工地、考古遗址公园、考古研究基地等开展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研学游、考古夏令营、考古“云直播”等活动,让市民游客更加深入地感知历史、热爱文物。去年,苏州还启动了“游考古遗址,探源苏州文明”考古研学活动,将草鞋山遗址、维新遗址、黄泗浦遗址及御窑金砖博物馆等串珠成链,吸引了一大批热爱历史文化的青少年。

考古博物馆内洛阳铲等考古工具展览。苏报融媒记者 陈秀雅/摄

今年5月17日,位于石湖景区、越城遗址的苏州考古博物馆建成开馆。这是江苏省首座考古学科的专题博物馆,全景式展示和宣传苏州地区“文明溯源”考古成果,共展出文物约1500件/套,其中80%以上是近3年“先考古、后出让”的考古出土文物。开馆以来,馆内人气火爆,参观人数远超预期,截至7月30日已接待12.1万人次,接待全国性预约团队231场次,平时每日4场。进入暑假,工作日每天的游客量在700至1700人次,周末则每天2000至3200人次。

“接下来,苏州将以考古博物馆为中心,联动越城遗址、石湖景区等现有文旅资源,研究打造国家文物局认可的全国性考古研学示范基地,推进考古成果全民共享,牵头成立长三角考古遗址博物馆研学联盟,打通长三角地区与中原地区考古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资源,打造‘乘着高铁去研学’考古研学圈。”钱春峰表示,将进一步加大考古研究成果转化,切实阐释好江南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融合、发展视野下的地位与作用。


(苏报融媒记者 陈秀雅/文)

编辑:金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2

标签:历史   苏州   博物馆   遗址   游客   记者   地域   馆内   景区   成果   国家文物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