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美国对中资港口的觊觎还没消失!
9月16日,路透社爆料美国政府正寻求削弱中国企业在全球港口的影响力,希望将更多“战略码头”的控制权掌握在西方的手中。
而且有多名知情人士爆料,白宫正考虑通过支持西方私营公司购买中资港口股份的方式,争夺关键水道上的港口。
这不就是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嘉诚的长和集团卖港口时一模一样?贝莱德的CEO曾被目睹多次去白宫和特朗普交谈。
这可比芯片战还致命,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起来挺讽刺的,二战时美国造船厂三天造一艘船,航母下饺子似的往海里扔,现在却连民用造船市场的 0.1% 都守不住。
而中国呢,2025 年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里占了 24 席,6 个挤进前十,光亿吨级港口就有 45 个,是印度的 11 倍还多。
而且中国外贸海运量已经占了全球的 30.1%,也就是说,全球每三船货物就有一船是中国的。
此外,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2024年8月,中国在全球投资的港口达129个,造船业产能是美国造船业的230倍以上。
这种差距让美国坐不住了,以前他们靠海外军事基地盯着马六甲、苏伊士这些航道就行,现在发现根本管不住中国 —— 毕竟中国不跟你搞军事冲突,封锁航道只会得罪全世界。
于是美国换了个思路:直接抢港口!
今年年初就有消息,美国要对中国船只收 150 万美元停靠费,这哪是收费,简直是 “买路钱”。
紧接着李嘉诚就把欧洲、拉美一堆港口打包卖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背后是美国在搞商业化运作,想把关键港口都攥在自己手里。
美国还煽动盟友动手,澳大利亚就硬要收回中企租赁的达尔文港,哪怕赔违约金也在所不惜;秘鲁钱凯港刚运营几个月,当地就突然要管控使用费,说白了就是想逼走中资。
这些港口可不是随便选的,都是 “一带一路” 上的关键节点,美国这招就是想掐断中国的丝路经济。
为什么美国对港口这么上心?因为控制了港口就等于掌握了 “海上收费站”。
中国现在每年通过海运运出去的 “新三样”、小家电、工程机械,都得靠这些港口周转。
就拿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来说,中资接手后吞吐量翻了十倍,成了地中海枢纽,美国看着眼馋又没办法,只能耍阴招。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连自己的造船业都保不住了,只能靠威胁韩国。
最近就逼着现代重工搬到美国去,不然就加征 15% 关税,可韩国心里苦啊 —— 美国船厂缺工人不说,还有奇葩的《琼斯法案》限制。
这哪是合作,分明是抢技术。
美国怕啊,怕以后连航母都得找中国造,毕竟现在中国造船厂的订单都排到 2028 年了,想插队都没门。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认为,如果控制了这些港口,那么美国的海上影响力就能更大,在战争时期就能为军队提供更多的后勤支持。
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已经盯上了中企在地中海和加勒比海等地区投资的港口,可能会以支持美国或西方私营公司购买股份的方式夺得控制权。
其实这种方式和美国施压岚桥卖掉澳大利亚达尔文港的方式是一样的,只是岚桥选择硬刚,并不妥协。
特朗普之所以演都不演了,实际上还是因为他慌了。
美国一边在全球抢港口,一边还在打韩国造船业的主意。
最近特朗普在逼着韩国搞什么 "MASGA 计划",说要投资 1500 亿美元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其实就是想把韩国的造船技术搬到美国去。
可韩国三大造船巨头研究来研究去,发现这根本就是个坑 —— 美国缺技术工人是老问题,二战时的造船手艺早就丢光了。
还有个奇葩的《琼斯法案》规定美国海运只能用本土造的船,这意味着韩国企业要么把全套技术都交出去,要么就得处处受限。
韩国《中央日报》都直言,这就是逼着韩国自断臂膀,把吃饭的本事拱手让人。
可韩国又没得选,不答应就得承受 15% 的出口关税,这对靠海外市场吃饭的韩国造船业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美国这么急吼吼地抢港口、逼迁厂,说到底还是自己的造船业实在拿不出手。
2024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 55.7%,新接订单更是高达 74.1%,手里的订单排到 2028 年都做不完,而美国民用造船市场份额连 0.1% 都不到,一年造不了 5 艘船。
然而中国不光在传统船型上领先,绿色船舶领域也发力迅猛,甲醇燃料船订单占了全球 34.2%,这可是未来航运的大方向。
美国看着眼馋又追不上,就想出这种抢别人技术、卡别人脖子的损招。
不过市场规律哪是那么好违背的?
巴拿马运河扩建明着说是为了服务亚洲大国,其管理局局长直接说 "运河将无差别服务所有国家",根本不理美国那套威胁。
美国想靠控制港口来遏制中国丝路贸易,更是打错了算盘。
中欧班列今年前 10 个月进出口货值增长 33.12%,运输时间是海运的 1/4,价格只有空运的 1/5,形成了陆海联动的格局。
牙买加金斯敦港作为加勒比海重要枢纽,美国一施压,人家前总理就直接吐槽 "美国想让我们减少对华联系",但牙买加官方根本不接茬,明确说没收到美国的请求。
这说明什么?大家都不是傻子,谁不想发展经济搞合作?美国那种 "我不行也不让你行" 的霸权逻辑,早就行不通了。
就像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虽然欧盟查集装箱查得欢,但当地政府心里门儿清,中远海运带来的投资和就业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双赢的合作谁会真心反对?
美国这场轰轰烈烈的 "港口突袭战",说到底还是对中国全球贸易影响力上升的焦虑反应。
从数据上看,中国已经形成了谁也绕不开的海运网络 ——24 个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45 个亿吨级港口,外贸海运量占全球 30.1%,再加上不断增长的中欧班列,形成了陆海联动的物流体系。
造船业更是呈现碾压态势,74% 的新船订单意味着未来几年全球大部分新船都得印着 "中国制造",美国那 0.1% 的市场份额连塞牙缝都不够。
美国想靠抢港口、逼迁工厂来遏制中国,显然打错了算盘。巴拿马运河扩建、中企依法维权、绿色船舶技术突破,这些都说明市场规律终究比政治操弄更有力量。
其实美国自己也心知肚明,硬拼市场根本不是对手,所以才耍这些手段。
可这招越来越不好使了,巴拿马运河明确 "无差别服务",希腊、牙买加等国也不买账,韩国造船业更是对美国的 "合作" 叫苦不迭。
中国企业的应对也很清醒:你抢你的港口,我拓我的航线;你逼迁工厂,我升级技术。
当中国船厂的订单排到 2028 年,当 "新三样" 通过中欧班列和海运不断出海,美国的这些 "阴招" 不过是螳臂当车。
毕竟在全球化时代,谁能提供更高效的物流、更优质的服务,谁才能真正掌握 "海上收费站" 的钥匙,这可不是靠威胁和抢夺能得来的。
美国与其花心思使阴招,不如好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不然迟早会被全球贸易的洪流甩在后面。
参考信息:
观察者网:英媒爆料:美国盘算在全球范围内针对中资港口使阴招-2025-09-16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