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竟然还原了长公主与上官婉儿的神仙友谊

天潢贵胄与煊赫贵女,本应早早相识,相伴成长。

奈何风云突变,朝堂凶险,祸不单行,令她们错过多年,最终才于宫中相遇。

彼时,她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天家公主,而她却被永远的打上了罪奴烙印。

可冥冥之中,注定要惺惺相惜的人,兜兜转转,总会相遇。

然而史书工笔,却没有为这段美好的相识,留下只言片语,任凭流言蜚语,掩盖真相,抹杀一代才女的生平。

谁会想到呢?

看了《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的白泽案,发现比起白泽现世阴谋背后的隐情,更加吸引人的,竟是苏无名缓缓念出的,大长公主为上官婉儿所写的墓志铭。

当初上官婉儿的墓被挖开,这篇墓志铭有多轰动,如今在《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中,听到墓志铭的内容,便有多鲜活和震撼。

就如苏无名所说,保全李唐皇族之功,史书应有上官昭容一笔。

可直至千年之后,上官婉儿之墓被挖开之时,她的辉煌功绩与过往,才在顺着名为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的墓志铭,被世人所知晓。

那是被历史埋藏了上千年的真相,也是一位奇女子,从宫中罪奴到红梅宰相的成长史。

更是纵观古代历史,屈指可数的掌权公主与心怀天下的女宰相之间,最感人最美好的情谊。

曾经的历史,将上官婉儿写成了韦氏阵营,可真实的历史却是,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志同道合,且丹心一片向大唐。

上官婉儿所在的上官氏,家族历史可追溯至上古之时,据说上官氏的先祖,是曾辅佐华夏人文始祖少昊的高阳氏颛顼(zhuān xū)。

颛顼乃上古之时的部落联盟首领,为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一。

而上官氏的由来,则是楚国时期,有后人官至上官大夫,遂得上官氏为姓。

西汉之时,上官氏后人上官安,迎娶大将军霍光之女为妻,所生嫡女六岁入主中宫,为汉昭帝之后。

上官氏一族历经多朝,上官婉儿的曾祖父,为隋朝重臣,文武双全,祖父为大唐鞠躬尽瘁,奉献一生,惟愿大唐海晏河清,父亲为太子李忠的心腹,亦有大才。

然而,唐高宗时期,武后干政,引群臣不满,上官婉儿的祖父,还替高宗写下了废后诏书。

可结果却是,唐高宗依赖武后,背刺上官婉儿的祖父,最终令上官氏一族,被判满门抄着呢。

那一年,上官婉儿尚在襁褓之中,便被改变了命运,从显赫世家的贵女,沦落为掖庭奴婢。

但即便如此,依然改变不了,上官婉儿那注定轰轰烈烈的一生。

传说,上官婉儿尚在母亲腹中之时,她的母亲便有过仙人执秤入梦,称其孩儿,注定要称量天下。

大唐皇宫的掖庭,掩盖不住上官婉儿的天人之姿。

所谓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便是上官婉儿才华横溢的真实写照。

武后在上官婉儿十三岁时发现了她的才华,一番考较后,将其留在身边。

为了给她脱去奴籍,武后甚至让上官婉儿受封为才人。

自此,上官婉儿跟在武后身边,历经三十多年。

太平公主是武后最钟爱的女儿,上官婉儿是武后最信任的心腹,同样志存高远的天之骄女,又怎么会走到彼此的对立面。

历史真的将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之间的情谊,记录得太过狭隘了。

从高宗的才人,到中宗的昭容,上官婉儿从来都不是拘泥于后宫的女子。

韦氏乱国,中宗昏聩,上官婉儿泣血谏言,为警示中宗,甘愿出家为尼,饮下鸩酒,险些豁出性命,才力挽狂澜。

堪堪被救回性命后,又自请降为婕妤。

奈何皇权之下,流血千里,上官婉儿还是在四十七岁那年,于宫廷政变中离世,太平公主痛失挚友,悲痛欲绝,亲手为其写下墓志铭。

当《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中的苏无名,为制止曾受上官婉儿恩惠,伪造白泽降世的传言,欲行刺当今圣上的李奈儿,念出那段墓志铭时,扑面而来的遗憾之感,怎么不算是对历史的控诉呢?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太平公主的字里行间之中,无一不是对知己好友的眷恋与怀念。

可在白泽案的故事里,承上官婉儿救命之恩的李奈儿,却险些亲手,杀死公主亲子。

李奈儿虽非出身显赫世家,却与上官婉儿遭遇相似。

她幼时家中遭遇变故,亲人尽数被杀,只有嗷嗷待哺的她得以活命。

上官婉儿在机缘巧合之下,意外救了李奈儿,将其寄养于南山道观。

李奈儿与上官婉儿,名为姐妹,却亲如母女。

所以,在李奈儿的心中,上官婉儿便是她的天。

而这样一个,懿淑天资,贤明神助之人,不该是那样的下场。

且若无上官婉儿,登基为女帝的武后,也不会那般安然的指点江山。

就如长公主所描述中的,上官婉儿的生平:

襁褓遭难,掖庭为家,幼儿聪颖,过目成颂,自年少时来到天后身边,批达表奏,参决机要,挥翰如流,朝野称奇。

在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的皇宫中,一介罪奴可以与公主交好,若不是才华与真心,又怎配为神仙友谊呢?

上官婉儿上无至亲,下无子嗣,身无爪牙,满腔孤勇,家族蒙冤受屈,她自己受尽苦楚,却无半点怨言,只因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奈何,为李唐奉献一生的她,最终竟被污蔑为韦庶人一党。

而不知内情的李奈儿,又只听信了世人之言,便筹谋算计,蛰伏隐忍,只为一朝有机会,能以命相搏,替姐姐报仇。

与被蒙在鼓里的世人一样,李奈儿从不知晓,关于上官婉儿之死,大长公主当年为其亲自撰写的墓志铭中,早已道尽了惋惜与真相:

昭容居危以安,处险而泰。且陪清禁,委运于乾坤之间;遽冒铦锋,亡身于仓卒之际。

她也不知道,在上官婉儿死后,长公主曾对圣上大发雷霆,不仅称上官婉儿为文星谪世,才冠椒房,还指责圣上怒杀社稷之臣。

上官婉儿虽然收养了李奈儿,却因身份特殊,不敢让外人知晓她们之间的关系。

但她常常来看李奈儿,知道她爱习武,还在她十四岁之时,送了她一柄横刀。

所以,上官婉儿出事后,李奈儿虽没有受到波及,可仇恨的种子,却被她埋进了心里。

李奈儿勤学苦练,练得一身俊俏功夫。

其同门师叔白泽山人,与发妻阿梓育有一女,因在火晶柿子树下出生,遂被取名为火晶。

阿梓原本身患疯癫之症,却因产女而奇迹痊愈。

火晶待李奈儿情同手足,举全家之力助其复仇。

白泽山人豢养了一头巨兽,有虎头鹿角,与传说中的白泽很是相似。

传说,白泽乃上古瑞兽,能言语,通万物之情,知鬼神之事,“王者有德”才会出现,能辟除人间一切邪气。

白泽山人将自己豢养的猛兽,带入长安,故意设计被终南山猎户目睹,借此散播白泽现世的消息。

他们原本的计划,是将圣上引上山,再以钩爪行刺,伪造其被白泽咬掉头颅的现场,既报了仇,也完美隐身,令世人认为,圣上无德,才会遭瑞兽吞噬。

却没想到,圣上没有引来,倒是引来了两位狄公弟子,卢凌风和苏无名。

而这计划最重要的一环,便是李奈儿受崔相介绍,入镇国大长公主府,成为典军的李奈儿。

白泽现世的消息传出后,李奈儿受太平公主指派,再加上圣上派来的右金吾将军丁恒,录事参军陈和,兵曹参军卫奇,骑曹参军霍优,与卢凌风,苏无名一道,入深山,找瑞兽。

然而这趟行程,本就是被算计好的地狱路,自从这一行人进入终南山中的白泽神庙后,身边的人便一个接着一个离奇遇害。

直至苏无名意外发现地下暗室,又在李奈儿的房间找到了白色披风与白泽面具,才确定这一切,都是她在幕后算计。

就连当初引导他们进山的向导灵吉,都与李奈儿,火晶是师出同门。

唯一不同的是,火晶自愿帮李奈儿复仇,而灵吉所作所为都是因为对火晶的情。

因此,当火晶选择与灵吉同走断情崖时,他竟误以为爱人选择与自己恩断义绝,悲愤之下自缢而亡了。

白泽山人所豢养的巨兽,的确凶猛无比,且金吾卫的几名参军皆被算计而死,李奈儿还捅伤了卢凌风,若非褚樱桃,裴喜君和费鸡师,及时带人赶来,或许他们都会葬身巨兽腹中。

后来,费鸡师在肉中下药,投喂给了巨兽,白泽山人本想驱策巨兽,却和陷入癫狂的巨兽一起,掉下悬崖。

李奈儿事败,宁愿自尽也不认罪,只求自己身死后,可以被葬于上官婉儿墓前,甚至无需墓志铭,唯刻一句,上官婉儿之女便可。

当初,上官婉儿的墓志铭重见天日,就连央视都还原了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之间的神仙友谊,为一代奇女子正名。

如今,《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中,又以诡异的白泽案,讲述了上官婉儿的养女,为其复仇的凄美故事。

与险象环生的白泽案相比,那段曾不为人知的历史,显得更加精彩。

因为历史,总会用千百年里,潜藏着的真相,带给世人以惊喜。

当镇国长公主得知李奈儿的所作所为之后,只感叹她以一敌四,亲手除掉四位金吾卫参军的英勇,甚至认为,既是为婉儿报仇,杀几个人又何错之有。

在她的口中,字字句句,皆是对昔日故友的偏爱。

她眼睁睁的看着皇权争斗,逼死了挚友,却亲手为其镌刻墓志铭,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其中,便是为了知己,去打君王的脸。

女孩子之间的友谊,又怎么不算是美好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冬日生活打卡季##唐朝诡事录之长安##杨志刚##岳丽娜##杨旭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历史   长安   友谊   唐朝   上官   神仙   公主   墓志铭   太平   圣上   大唐   巨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