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装电脑或者换手机的朋友,怕是最有体会内存价格的疯狂了。
华强北的经销商直言,内存现在一天一个价,16G的三星DDR4内存,9月才卖200元,到11月就直接涨到400元。

要知道去年同款,也就100多块钱,这涨幅比黄金还猛。中科曙光的员工也透露,DDR4和DDR5的显存价格基本都翻倍了,硬盘价格也跟着翻倍。
本来想组装服务器的AI创业者更有意思,10月花3万多买了20多条显存卡,没想到11月单卖显存的钱,就能再装一台服务器。
内存这东西,硬是被玩成了理财产品。

手机和PC厂商已经开始调价,新品售价普遍往上走,旧款机型降价空间也被压缩。
打算自己组装电脑更新内存条的用户,得掏更多钱才行。
中小科技企业尤其是AI创业公司,硬件采购成本一下激增,运营压力明显变大。

更让人意外的是,有些经销商趁机囤积居奇,想靠价格波动套利。
这波操作下来,市场供应紧张的氛围被进一步放大。
内存本是工业产品,如今却被赋予理财属性,说实话,这完全违背了行业常态规律。
如此看来,这波内存涨价不是偶然。
全球AI产业爆发,高带宽内存(HBM)成了香饽饽。

三星、SK海力士、美光这些存储巨头,都把产能转向了HBM和DDR5这类高端产品。
DDR4这类传统产品的供应,自然就紧张起来。三星已经正式宣布,今年年底要停产多款DDR4内存条。
预计到2025年,全球DDR4内存条的产能可能会减少四分之一。这对依赖DDR4的用户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

一台AI服务器需要的DRAM,大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
OpenAI这些做大模型的厂商,下的订单几乎占掉了全球DRAM产能的一大半。
消费级内存的生产空间,就这样被硬生生挤占了。偏偏这时候,小米、OPPO这些手机厂商还在密集推出新品。
现在主流机型存储容量都往512G、1TB靠,对存储芯片的需求一路攀升。

AI需求和手机需求叠在一起,供应缺口不扩大才怪。
机构对后续走势也有预测,TrendForce集邦咨询说,2025年第四季度,通用型DRAM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缺货情况大概率会延续到明年。
本来想等降价再装机的朋友,怕是要多等一阵子了。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度焦虑,对确实急着用的朋友,按需购买就好,没必要盲目跟风囤货。
内存条是电子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很快,盲目囤积说不定反而会吃亏。我身边就有人囤了一批内存,结果新款出来旧款贬值,后悔都来不及。非刚需用户其实可以再等等。
毕竟存储芯片价格有明显的周期波动,有涨就有跌,这都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现在虽然涨得厉害,但迟早会过去。

还记得2023年第一季度吗?那时候存储芯片价格一路下跌,三星电子的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6%,跌到了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
后来三星通过减产控制供应,过了一年时间,内存价格又开始回暖。
如此看来,这行业的周期规律还是很明显的。价格最终会降下来,这是肯定的。

技术总会慢慢普及,最初用在高端领域的技术,随着产能扩大和技术成熟,会逐渐下沉到消费级产品。
就像以前的大哥大,价格贵得离谱,现在手机又便宜又好用,性能还越来越强。
而且产能也在逐步跟上,除了三星、SK海力士这些国际大厂,长鑫存储、长江存储这样的国产厂商也在努力提升产能。
国产产能上来了,供应紧张的局面就能得到缓解。

毫无疑问,本轮内存涨价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AI热潮带来的需求爆发,加上产能结构调整和消费电子需求增加,共同推高了价格。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理性看待、按需消费是关键。
对行业从业者而言,把握周期规律,做好供应链规划很重要。

市场波动很常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只要坚守理性和长期视角,就能在这波涨价潮中少走弯路。
毕竟内存不是黄金,它本质上是工业产品,可持续生产,价格回归理性只是时间问题。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内存采购避坑实用指南?内容会结合不同使用场景(日常装机、企业采购、手机更换),搭配最新市场动态和性价比推荐,帮你在涨价周期里精准避开陷阱,买到合适的内存产品。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