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楚凌飞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每逢雨天,西安城墙
总能凭"高效排水“圈粉
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西安城墙的古今上下排水系统
01
城上“瀑布制造机”
西安城墙上的平面称为海墁
其构造以三合土垫底
上铺两层青砖
既方便城上交通
又能防雨水下渗
海墁由外侧向内侧倾斜约5度的坡面
可快速将雨水导入城墙内侧的排水槽
排水槽为砖石结构
附贴于城墙内侧
从城上直达城下与沟渠相通
全城现存排水槽167个(原有205个)
对保护墙体作用显著
现存绝大部分为清乾隆年间
陕西巡抚毕沅主持修城时所建
四个主城门区域有“挑水石槽”
又称“水舌”
挑水石槽的修建
是用于保护城砖
防止城墙墙体受雨水浸泡而坍塌
为了加强排水效果
现在的挑水石槽已加长至20cm
02
城下”隐形疏导员“
如果说排水槽是“明线”
那古代城墙下的过水涵洞
就是守护城基的“暗线”
在唐皇城墙含光门博物馆发掘的
隋唐过水涵洞遗址
至今仍让人惊叹古人的工程智慧
过水涵洞轴线与
西安城墙走向垂直
压于隋代所筑夯土城垣之下
为砖构券洞结构
内设菱形铁栅
菱形既能够缓冲水流
其狭窄的间距又能够
有效阻拦入侵行为
保障排水畅通的同时
也将皇城保护得“滴水不漏”
从过水涵洞到排水槽
雨天检验的不仅是排水系统
更是跨越千年的工程智慧
让我们继续循着雨水的轨迹
发现更多藏在砖瓦
与泥土里的古今对话!
来源 墙言墙语 责编 李佳芯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