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察|南京,地理区划是硬伤(一)最理想的南京市域版图

作为杭州的自媒体,我继续来写写兄弟城市南京。

南京发展有很多的问题,比如散装的江苏没有公认的绝对中心(无论是心里认同感还是经济影响力),南京游离于江苏人民的认同之外;南京自身也很矛盾,想跨江发展但又十分纠结,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半推半掩,现在江北新区依然还是个半成品的发展状况。想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提振城市活力,但是从政府到民间都十分慵懒。

而这一切都与南京的区位、位置相关。

  1. 南京城市位于江苏的西南边陲,远离全省地理中心,这在全国的其他省份是很少看到的,因此带来的结果是对省内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严重不足。南京大力的发展时,通常是安徽首先占了便宜,获得了资源/交通/消费等要素的溢出。而江苏省内的其他城市其实缺少获得感和参与感。

单单看江苏省地图,江苏最适合当省会的城市是把扬州的中南部+镇江全部+泰州中南部合并为一个城市作为省会,(扬州中北部并入淮安、泰州北部并入盐城)。这个盛会东连南通,东南连苏州,南部是无锡和常州,西部是南京,北面连接江苏苏北的各个城市。

  1. 南京东西窄,南北长,西南面和西北面还存在的巨大的缺口,缺口里嵌入的全是安徽省的土地,极度的不规则的区划,极其不利于城市中心均衡的释放辐射,城市发展和基建布局。西向和西南方向早就辐到南京/江苏边界,南部郊区还嗷嗷待哺。说得极端一点,这根本没法发展。也可以说南部的郊县高淳、溧水很难发展,地理位置和距离南京市区的距离还不如马鞍山和滁州。

  1. 南京名义上横跨长江,长江在南京市域内长度不长,加之西南的缺口,往上游很快进入安徽的马鞍山段;并且江北纵深狭小,西北也存在缺口,过了长江,横穿浦口没多少公里,就到了安徽的滁州。江南岸面积大,江北面积小,使得跨江发展投入产出比极低。这也许是南京纠结要不要跨江发展江北的原因。

理想中的南京市域版图

抛开安徽的县市跨省并入南京的行政阻力,也抛开大量欠发达落后地区和人口并入南京后,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最理想中的南京行政图应该这样:

调整后南京的市域图变成如上图这样形状,才有广阔并且规整的发展空间以及横跨长江两岸均衡发展的超大城市,跨江发展才有意义和性价比。

如果南京区划不调整

  1. 江北岸缺少发展纵深,跨江巨大的基建投入将缺少持续和长久的回报,南京的跨江发展不会成功,跨江的意志会持续动摇。
  2. 因为缺口的存在,六合的北部、还有南部的溧水高淳孤零零于南京的外围无从发展,未来他们无法融入主城,只适合当一个南京的工业区。南京本身市域面积就小,再扣除这些区域后,南京就只能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城市

后记

这个区划设想当下已经不可能,但如果是改革开放初期或者建国初期有这样的设想并积极推进,那时实施起来就不会有这么大的难度。

当下南京比较现实的是调用省内资源,调节省内的利益,如同合肥拆分巢湖并且并入巢湖中的一部分一样,南京向东面的镇江和扬州拓展空间更具有现实性,这个下回再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南京市   南京   滁州   马鞍山   城市   长江   安徽   江苏   版图   区划   缺口   江北   最理想   地理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