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A股休市,国际股市和港股却没有闲着。令人兴奋的是这几天国际和香港股市等均是大涨。美股更是创出历史新高,港股恒生指数也创新高。
根据过去多年的统计,内地A股在国庆节后上涨的比例远远大于下跌。加上今年两节假期前第三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后,央行发布公告称节后首日开展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叠加证监会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政策,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和信心,节后迎来开门红甚至“红十月”都是极大概率的。
中国节日假期期间,受益于全球资本支出提速和科技巨头的强势引领美股连续大涨。10月1日当天,纳斯达克指数逆势收涨0.3%至22,660.01点,科技股表现出韧性。
这几日,截至10月7日,标普500指数收涨0.8%,报4,785.23点,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创新高,科技、金融板块领涨。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2%,报15,212.41点,人工智能相关概念股表现突出,英伟达、特斯拉等个股涨幅居前。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微涨0.3%,报36,548.72点,工业及能源股支撑指数。
港股在10月1日及7日由于台风信号及黑色暴雨警告,这两日休市。10月2日,港股在国庆假期首个交易日迎来“开门红”。恒生指数上涨1.61%,收于27287.12点,突破27000点关键关口;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3.36%,年内累计涨幅近50%。10月6日,恒指缩量回调0.67%,收报26,957.77点。
板块方面,内地国庆假期前大消费板块整体活跃,如零售、短视频、乳业等板块半个月累计涨幅超50%,食品饮料相关细分领域如餐饮、茶饮受益于假期消费数据向好,部分头部企业股价上涨。
对于A股节后大概率会呈现开门红甚至延续出“红五月”预测,其依据在于:
首先,近10年数据显示,A股国庆后首周上涨概率约70%。2025年9月港股市场连续5个月收涨,南向资金净流入超1,885亿港元,市场情绪偏乐观。
其次,政策面利好消息频传。近期国内政策层面的密集发力,支撑节后A股行情,流动性支持与消费刺激两大方向的动作最为亮眼。节前央行宣布节后即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长达3个月。充裕的流动性环境,将直接降低市场融资成本,为A股估值修复提供基础。
节前,财政部与发改委联合释放重磅消息:第四批690亿元中央财政补贴正式落地,此次补贴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依然瞄准民生领域,也是全年2800亿元“国补”进入冲刺阶段的标志。
此外,国庆假期文旅消费的火爆,消费板块有望迎来“政策+数据”的双重验证,成为节后市场的重要主线。
从港股餐饮食品板块看,大范围上涉及到食品饮料行业的恒生消费指数(HSSC HK Consumer Staples)在10月2日小幅下跌0.38%,10月3日下跌1.15%。不过节前9月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9月29日涨幅达0.99%。
9月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包含食品饮料可选消费行业成为主要加仓方向之一,阿里巴巴等龙头股带动资金涌入。
从港股上市的内地餐饮及食品企业看,“中国食品”年内股价接近翻倍,9月被调入港股通后进一步上涨。计划切入营养健康食品赛道,自贩机非饮料业务体量近2亿元。著名预制菜生产企业“安井食品”7月在港股上市,实现A+H两地上市,在港股募资用于速冻食品产能扩张,受益于餐饮连锁化和预制菜渗透率提升。
此外,如呷哺呷哺的母公司、太二酸菜鱼的母公司九毛九集团等股价节前均上涨。
因此,节后A股中食材和食品企业上涨的概率也是可期待的。
以鸡排产业链为例,统计显示2025年中国鸡排市场规模预计达480亿元,2025~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超10%。冷冻鸡排和预制菜产品因便捷性和健康需求增长显著,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速达14.3%。
对于圣农、正大等生产、供应端企业,受益于消费复苏和政策支持,市场增长明确,可关注配置机会。
END
提示:
* 本文为“食材界”原创,欢迎业内外媒体转载。
* 关注“食材界”头条号,“今日头条”搜索“食材界”。
* 本文同步“食材界”微信公众号(ID:ShicaiWorld)。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