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一位北京的网友在逛街的时候,发现安德玛户外店门口摆放着谢霆锋的人形立牌。
从店员口中的得知,原来安德玛户已经在前不久官宣了新的代言人,谢霆锋和张震岳。
这俩可不是流量明星,也不是运动员,都是“人到中年”的艺人了。
尤其谢霆锋,最近因为《一饭封神》又火了一把,而且他和特步有20年的代言关系,之前还持有特步股份,现在突然跑到竞品阵营,这件事情关注度特别高。
安德玛户外在一些门店搞了打卡送谢霆锋签名明信片的活动,只要和谢霆锋立牌合影发社交媒体,就能得一套。
在北京有个38岁的谢霆锋粉丝,拉着妈妈和闺蜜,跑遍了北京十家安德玛户外店,就为了集齐十张明信片。
不过,这品牌也有尴尬的一面,常营天街的一家安德玛户外店,周日下午三点,正是商场人多的时候,可店里一个顾客都没有,就俩店员在门口干站着。
在北方城市的商业地产从业者透露说,安德玛户外门店刚开的时候热闹过一阵,后来就没什么人了。
他说:“店里店长加导购一共才三个,和北京的情况差不多,导购数量一般由城市等级、销售规模、商场实力决定,三个人的店铺,说明营业水平很一般。”
安德玛户外2024年7月开始独立开店,到现在一年多了,开了三次订货会,发布了三季产品。
要不是谢霆锋这次官宣,这品牌估计还没多少人知道,想要靠谢霆锋把这个品牌撑起来,还是很难的。
安德玛户外在线下扩张得挺快,就拿北京来说,今年2月只有朝阳大悦城和百盛两家店,半年后就有10家店了。
2月的时候,它只布局在17个市级城市,现在已经进入21个省份,还开进了上海恒隆广场、北京超级合生汇、杭州万象城这些中高端核心商圈。
这背后的推手,是一家叫佑旅户外用品(上海)的公司,企查查显示,这家公司2023年7月成立,现在是安德玛户外业务在中国的唯一代理商。
佑旅和安德玛关系挺深,同属一个股东(佑旅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注册地在香港)的另一家公司佑旅运动科技(杭州)有限公司,2020年6月就成立了,是安德玛儿童线在中国的唯一代理商。
佑旅(杭州)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是国内唯一一家集生产、设计、研发、销售于一体的授权商,安德玛儿童的线下门店有400多家。
在安德玛品牌的中文官方网站上,都没有儿童产品线设置,品牌儿童线业务全由佑旅(杭州)包揽。
说白了,佑旅(杭州)就像安踏对可隆、FILA等品牌那样,买下了安德玛儿童商标在中国的唯一使用权,可以贴牌售卖。
从佑旅(杭州)的股权穿透图看,安德玛儿童线经营得不太理想,三分之一的分支机构(子公司、加盟商)都注销了。
佑旅(上海)对安德玛户外的运营模式,估计和儿童线差不多。行业里的人说,UA总部主要负责审批款式、定价和工厂,实际品牌在中国的主导权在佑旅这边。
安德玛主品牌在大中华地区注册的公司是安德阿镆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这才是安德玛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主体,由
UNDERARMOURAsiaLimited100%持股,也就是安德玛中国。
安德玛儿童和安德玛户外是中国本土化程度很高的产品线,和安德玛主品牌除了名字有关联,其他方面关系很弱。
安德玛品牌方也说了,整个户外线的运营管理他们完全不接触、不熟悉。
从产品吊牌也能看出差别,安德玛户外的产品吊牌上,只有经销商佑旅(上海)的公司名和地址,生产厂家大多在泉州及东南沿海城市。
安德玛主品牌的吊牌会写明安德阿镆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生产厂家都在东南亚。
这么看,安德玛户外产品的生产、设计、供应链工厂主导权,都在佑旅(上海)手里。
线下布局上,安德玛户外管理方式挺复杂,北京门店的店员说,他们还没完全实现品牌化运营,工作签约关系和佑旅(上海)也没太大关系,是一家北京的公司。
再细问,店员就不愿多说了,估计不同地区门店是次级、甚至三级经销商开的。
企查查上,佑旅户外用品(北京)有限公司朝阳分公司的地址,就是朝阳大悦城的位置,这家公司负责人陈利敏,是佑旅户外用品(北京)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佑旅(上海)占股40%。
常营天街门店也属于这家公司旗下子公司,还有佑旅户外用品(上海)有限公司杭州万象城分公司,地址就是安德玛户外杭州万象城店。
从这些公司信息能看出,安德玛户外线下体系在不同地域有差异,江浙沪地区基本是直营模式,佑旅(上海)100%控股分公司,北京、河北等地是和加盟商合资。
安德玛户外和安德玛主品牌会员体系都不互通,安德玛的会员体系UAHOUSE,积分只来源于UA主品牌,可以用来兑换奖品、参与代言人中国行活动门票兑换等。
安德玛户外是安德玛,但又很难说是“血统纯正”的安德玛。
安德玛户外天猫旗舰店客服也说,安德玛户外属于安德玛,但是独立运营。
天猫平台上,安德玛官旗粉丝数超700万,安德玛户外才五万,抖音粉丝数,安德玛户外和安德玛主品牌比起来,更是差得远。
很多人都说,安德玛在中国市场混得不好,想靠户外线重新打开局面。
但它把这么大权力给代理商,感觉更像是甩手不管,不像要振作崛起的样子。
反观耐克都不敢把ACG放养,到底是安德玛决策失误,还是中国代理商太会“游说”?
有个运动品牌领域资深从业者说:“这就像一个中国商人,借着安德玛品牌影响力,在本土市场赚快钱。”
就说谢霆锋同款冲锋衣,没用GORE-TEX面料,售价却在2000-3000元。
虽说GORE-TEX不能完全代表冲锋衣面料,但它在非户外领域很有名,是被专业人士验证过的品牌。
安德玛户外用所谓“自研”面料卖这么高价格,真挺让人意外。
除了配饰、短袖、内搭,安德玛户外服装产品价格都上千,定位中高端。
更奇怪的是,定位中高端的安德玛户外,最近门店外居然明晃晃地打着“全场九折”字样。
这可是高端户外品牌很少用的促销手段,尤其是各品牌经典款、当季主推款产品,打折根本不可能。
安德玛户外作为本土化新兴产品线,既没经典款,也没让用户特别认可的产品,除了打折,好像也没啥好办法。
但这么做风险可不小,有个常年做海外户外品牌生意的从业者说:“有些经销商拿到海外品牌授权,没品牌经营意识,就想短期‘捞’一笔。
一开始把价格定很高,然后打折卖,让人觉得这品牌打折力度大。
经销商才不管品牌建设和用户心智,借着风口使劲透支,很容易把品牌做死。”
当然,这话不是直接说安德玛户外,只是行业里存在的普遍现象,但也值得它警醒。
安德玛户外蛰伏一年多,终于因为谢霆锋,第一次真正进入消费者视线。
但代言人带来的流量能持续多久,能把品牌带到什么高度,真不好说。
现在户外行业竞争太激烈,能选的代言人越来越少。
伯希和之前说,选成毅就是按流量明星排序,能签谁就签谁。
现在大家熟知的流量大、能带货的明星,基本都被瓜分完了。
像汪顺,这么厉害的运动员代言人,又有时尚属性,结果被Lululemon和HOKA按部位抢走,HOKA签了汪顺的脚,Lululemon拿了汪顺的身体。
品牌多,好用的代言人不够用了,咱不能说谢霆锋不是优质偶像,但安德玛户外找他代言,感觉有点没办法,是在还能签约的人里挑了个最好的。
户外行业疯狂需要年轻人,安德玛户外想靠谢霆锋和张震岳抓住中年人群,从一开始方向就错了。
光签下代言人还不行,还得用得好,伯希和靠擅长的电商投放策略,签约成毅当天销售额过亿。
哥伦比亚围绕蒋奇明做了一系列内容传播,把一个快被遗忘的老品牌又翻红了。
Lululemon带着贾玲、汪顺走到线下社群活动里,HOKA靠汪顺和一条出色的产品线,从专业运动跨进时尚领域,还不违和。
安德玛户外作为新品牌产品线,想靠大而全的布局抢占市场。
但它定位模糊、产品平庸、运营方式规规矩矩,在户外这片红海里,注定很难突围。
户外行业已经进入了淘汰赛,市场竞争很残酷,一些平庸的品牌想要生存下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