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晚年回忆:倘若当年那30万人真的撤到缅甸,后果难以承担

1949年,解放军在长江以南势如破竹,国民党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眼看着大势已去。这时候,国民党将领宋希濂提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计划:把30万部队撤到缅甸去,保住这点家底儿,等着以后找机会反攻大陆。

这想法在当时可不是小打小闹,讨论得热火朝天,可最后还是没干成。到了晚年,宋希濂回想这事儿,忍不住感慨,说幸好当年没真这么干,不然后果真是没法收拾。

从黄埔小子到国民党大将

宋希濂这人,1907年4月9日生在湖南湘乡县溪口,家里算得上富裕中农。他曾祖父宋蟾桂当过县知事,家里好几代都是读书人。

小时候,宋希濂也没少念书,八岁进私塾,1916年上小学,1921年考进长沙长郡中学。那时候他就不是个老实呆着的主儿,搞学生运动,办了个叫《雷声》的墙报,痛骂帝国主义侵华和军阀混战,挺有血性的。

1923年冬天,他老师熊亨翰——后来加入了共产党——看他有潜力,推荐他去广州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1924年5月,他考进黄埔军校第一期,成了那批学生里最年轻的一个。

黄埔那几年,他认识了陈赓、胡宗南这些人,1925年加入国民党,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刚出校门,他就跟着部队打仗。1925年春,第一次东征,打淡水城、棉湖,战后升连长。

同年9月,第二次东征,拿下惠州、潮州、汕头,升副营长。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闹起来,他退出共产党,彻底投靠国民党。紧接着7月,北伐开始,他带第一营打桐庐,结果受了重伤,差点没命。

养好伤后,1927年到1930年,他跑去日本千叶陆军步兵学校深造。回国后,1932年“一·二八”事变,他在上海跟日军干得昏天黑地。1933年,又去“围剿”红军,还镇压福建事变。

抗战爆发后,1937年淞沪会战,他带着36师跟日军死磕俩月,部队伤亡惨重。后来还打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1944年,他去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班培训。1946年,跑新疆当警备总司令。1948年,升华中“剿总”副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

到1949年12月,国民党大势已去,他在川康边境沙坪被解放军俘虏。这一生,宋希濂从黄埔的热血青年,混成了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见证了那段乱七八糟的历史。

“滇缅计划”咋来的?

1949年8月初,国民党在大陆已经撑不住了。宋希濂先飞重庆,找西南军政长官张群要物资,之后又偷偷摸摸飞汉中,跟胡宗南碰头。

那天晚上,两人窝在一间破屋子里,从8点聊到凌晨2点,聊了仨大问题: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很快打起来?国民党还能不能守住西南和台湾?蒋介石想在西南跟解放军决一死战这主意靠不靠谱?

聊完一圈,俩人都觉得: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守西南和台湾没啥希望,蒋介石的决战计划更是扯淡。

正聊得没招儿时,宋希濂突然冒出个想法:从他部队里抽3个军,胡宗南那边抽9个军,加起来30万人,撤到云南和缅甸去。这样既能保住实力,又能喘口气,将来兴许还有翻身的机会。

没几天,1949年8月底,蒋介石在西南开了个军事会。宋希濂和胡宗南把这“滇缅计划”端上桌。可蒋介石一听就炸了,拍桌子吼:“撤退?想都别想!西南是最后防线,死也要守住!”这计划当场就被毙了。

宋希濂后来回想这事儿,说要是真撤了,麻烦大了。第一, 1948年1月4日缅甸刚独立,屁股还没坐稳,30万外军冲进去,那还不得炸锅?国际上肯定得骂翻天。

第二,缅甸那会儿内战不断,国民党这30万人再掺和进去,准没好果子吃。第三,这么多人撤过去,吃喝拉撒怎么办?部队本来就蔫了,到了那儿估计更打不起精神,最后还不是个死。

计划没成,后来咋样了?

“滇缅计划”没搞成,1949年11月1日,解放军对西南国民党部队发起总攻。宋希濂的部队很快就扛不住了。12月8日,川南大片地方被解放军拿下。

12月10日,蒋介石跑台湾去了。12月11日,宋希濂的部队被围得死死的。12月27日,大西南战役收尾,93万国民党军完蛋,宋希濂在沙坪被抓。

抓了之后,他先被关在峨眉县,后来转到重庆白公馆。1954年,又被送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1959年12月4日,他跟一批战犯被特赦,12月14日周恩来接见他们。1961年,他当了文史专员,后来还混了个全国政协委员。

1980年,他跑美国探亲,干脆在那儿住下了。1982年,当了黄埔同学会副会长。1993年2月13日,他在纽约病逝,86岁。临死前,他还说:“幸好当年没去缅甸,不然真没法交代。”

这计划要是真干了,会咋样?

咱站在历史角度想想,宋希濂这“滇缅计划”听着挺大胆,可真要干起来,准是一堆麻烦。先说撤退这30万人,得要多少粮食、武器、运输工具?那时候国民党穷得叮当响,部队连饭都吃不饱,哪有这条件?

再说缅甸,刚独立那会儿,自己家的事儿都忙不过来,30万外国兵跑过去,谁受得了?国际社会一闹,联合国一掺和,国民党估计得成过街老鼠。

还有,解放军那时候正猛,国民党兵早就没了斗志。撤到缅甸又能咋样?没吃的,没援兵,地形也不熟,估计没几天就得被收拾干净。宋希濂晚年也琢磨过这事儿,觉得要是真干了,不仅救不了国民党,还得把缅甸拖下水,弄个更大的烂摊子。

宋希濂这人,打了一辈子仗,最后却在异国他乡安安静静地走了。他晚年回忆那段日子,尤其是“滇缅计划”,总觉得是个没填上的坑。他不是后悔没干成,而是庆幸没干成。

他明白,历史这东西,不是靠冒险就能翻盘的。当年要是真带着30万人跑缅甸去,国民党还是得垮,兴许还得背上更多骂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标签:历史   缅甸   晚年   当年   后果   国民党   部队   计划   解放军   蒋介石   沙坪   台湾   重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