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坪上镇有一个地方,名为厉家寨,因三面环山,恰似一座山寨而得名。厉家寨被毛泽东主席批示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与山西大寨共同创造中国"两寨现象",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农业战线上的旗帜。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就是来自厉家寨,曾担任厉家寨的大队书记,他叫厉日耐。后来,厉日耐又担任了山东省委书记等职,于1979年走下“神坛”,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厉日耐的故事。
1935年11月,厉日耐出生在山东莒南县厉家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当时的中华大地战乱纷争,内有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忧外患之下,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艰难。
中国共产党是专门为穷人谋幸福的政党,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比如说建国前,厉家寨在党支部书记厉月坤的带领下,为支援前线作出了很大贡献,建国后又带领村民艰苦奋斗,留下“愚公移山”,与穷山恶水进行斗争的光荣传统。
1957年,毛主席对厉家寨的事迹作出批示,引来全国各地的关注,他们纷纷来到厉家寨取经,比如山西的陈永贵,陈永贵说:“厉家寨治山治水整地是我的老师。”
1954年,20岁的厉日耐开始参加工作,最初的职务是莒南县朱芦区粮管所出纳会计。1960年,厉家寨的领导班子迎来新老交替,年纪轻轻的厉日耐勇敢地接过厉家寨的“掌印”,担任厉家寨大队党总支部书记。
当时正值三年经济苦难时期,全国很多地区遭遇自然灾害,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厉日耐带领厉家寨的成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厉家寨的粮食收入得到增长,不用再接受国家的救济。
作出一番成绩的厉日耐得到组织的关注,职务不断得到晋升,先后担任山东省临沂地委常委、山东省贫下中农协会副主任、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76年,厉日耐担任山东省委书记,由于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厉日耐的这个省委书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委副书记,属于副省级干部。此外,在1969年召开的九大和1973年召开的十大上,厉日耐连续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担任山东省革委会副主任期间,厉日耐不可避免地执行了“四人帮”的政策和方针,这就为他后来的下台埋下了伏笔。
特殊时期结束后,很多与“四人帮”相关的一些地方领导受到隔离审查,他们被定为“三种人”。1979年,厉日耐被免去山东省委书记的职务,被调到临朐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在此期间,厉日耐仍然在接受组织的审查。
1986年到1995年,厉日耐先后在山东省临朐县工业公司、化工建材局担任普通干部,由于厉日耐只是相关政策的执行者,组织给予很大的宽容,保留了他的党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像厉日耐这样的地方干部还有很多很多,虽然他们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在领导地方生产和建设方面,也做出过很多贡献,他们身上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这就是厉家寨原党总支部书记厉日耐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