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可能影响寿命!再三提醒:过了55岁,走路“四不要”得牢记

62岁的老宋,平时特别爱走路,用他的话说,自己每天都要走好几万步,可是让老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最近几个月,自己总是感到双膝疼痛,而且走路的时候还有异响,为了查明病因,老宋来到医院,通过检查,医生发现老宋的半月板损伤现象很严重。

医生说,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内的一对C形纤维软骨结构,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主要功能是缓冲压力和稳定关节的作用,像老宋这样,每天过度走路,久而久之,就对半月板造成了损伤。

说到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年龄大了,走路似乎成了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可走路到底对健康有没有好处呢?有人说有,也有人说没有,甚至有害健康。

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生命在于运动,即便年龄大了,也依然要运动,对于老年人而言,走路属于低强度运动,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一种运动方式,走路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老年人腿部的肌肉量,还能锻炼老年人的下肢骨骼,有利于老年人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稳定。

不过,走路虽好,但是要科学走路,而不是过度走路。

2025年7月,《柳叶刀-公共卫生》刊发了一项“每日步数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发现每日步数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癌症、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关系。与每日2000步相比,每日7000步/日显著降低各类疾病的风险,部分疾病“最佳拐点”步数出现在7000-8000步。

2025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研究人员在《风湿病年鉴》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走大约8000步最为理想。这种强度和数量的步行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还能有效减轻关节负担。然而,当步数超过8000步时,对关节的益处将不会再增加。

医生再三提醒:过了55岁,走路“四不要”得牢记。


第一,过了55岁,走路牢记不要吃饱马上去走路

很多老年人每天走路的步数并不多,但他们却喜欢吃饱以后马上去走路,殊不知这样做对于健康同样是不利的。

吃饱以后大量的食物停留在胃内,这个时候去走路,很容易引起腹内压的升高,会导致胃内食物的反流。

吃饱以后,大量的血液涌向胃肠道,头部和心脏相对缺血缺氧,人容易倦怠,这个时候马上去走路,血流的重新分配,不仅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也会不利于心脏和大脑的健康。

第二,过了55岁,走路牢记不要在环境不好的马路边走

走路时呼吸加速,换气增加,很多人在环境不好的地方走路,殊不知空气里的粉尘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损伤身体健康。

另外,马路上各种车辆川流不息,特别是老年人,在马路边走路,危险系数也会增加。

建议老年人走路,可以选择环境比较好的公园里。

第三,过了55岁,走路牢记不要在疾病不稳定的时候走路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罹患了形形色色的疾病,比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等,可是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当这些疾病没有稳定的时候,最好不要去走路,不然很可能加重病情。

第四,过了55岁,走路牢记不要过度走路

大家一定要牢记,走路要适当走,而不是过度走,很多老年人动不动就是好几万步,殊不知这样走,很可能损伤到身体的健康,对于老年人而言,每天走路的步数最好控制在8000步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养生   寿命   老年人   疾病   损伤   关节   健康   半月板   医生   心脏   食物   年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