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出威胁,170国被加税,中国获得"特殊待遇"?

前言

7月3日这天,特朗普又搞了个大动作——给170个国家群发了"加税通知书"。

这家伙说变脸就变脸,三个月前还信誓旦旦要好好谈判,现在直接掀桌子不玩了。更绝的是,偏偏把中国给漏了

这是咋回事?中国凭啥成了漏网之鱼?

作者-盐

这一巴掌,打蒙了谁

170个国家,一夜之间全"中招"了。

特朗普这回是真的急了眼。7月3日深夜,美国财政部开始向各国发送那份"要命"的通知函。说是通知,其实就是单方面宣判

你说这些国家多倒霉,本来还指望着能在7月9日大限前和美国掰扯掰扯,讨个实惠价。结果呢?特朗普压根不给商量的机会。

税率表上的数字让人看得心惊肉跳。欧盟20%,日本24%,印度26%。那些小国就更惨了,泰国36%,马达加斯加竟然高达50%

这些数字可不是吓唬人的。特朗普在多次讲话中都强调,他"宁愿简单点",统一处理,一刀切

看看各国的反应就知道这事有多严重。日本股市一听消息就跳水,日经225指数当天暴跌1.35%。欧盟那边也炸了锅,贸易委员立马飞赴华盛顿,就想给欧洲汽车争取个关税豁免

可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在这场全球征税风暴中,中国居然毫发无损。不光没被拉进"加税函"名单,反而还在技术、能源领域拿到了美方的一连串让步。

不过话说回来,特朗普也不是脑子一热就这么干的。

翻脸背后的小算盘

说起这事儿的来龙去脉,还得从三个月前说起。

当时白宫拍胸脯保证,要在90天内和各国"好好谈",争取达成90份双边协议。听起来挺美,实际操作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三个月过去了,特朗普团队只勉强和英国、越南签了协议,外加和中国搞了个临时框架。90份协议的目标?连零头都没完成。

谈判桌上空荡荡,特朗普的耐心也耗得七七八八。欧盟死活不肯开放农业市场,日本在汽车产业保护上寸步不让,印度在农产品关税问题上更是跟美国掰扯得脸红脖子粗。

说实话,特朗普这次翻脸也不全是任性。背后有个更现实的压力——"大而美法案"。这个财政刺激法案已经获得初步通过,关键是要靠对外征税来补贴内部减税造成的财政缺口。

你想想,美国现在财政赤字像个无底洞,国债利息都快付不起了。特朗普需要把关税当筹码,向外部世界要钱填窟窿。

更要命的是,这还涉及到选举政治。特朗普骂日本"被宠坏了",说欧盟"不真诚",这些话全都戳中了美国民众对外贸的焦虑情绪。在他的基本盘看来,"该收保护费了"这话听着就解气。

眼见时间快耗光了,谈判又没啥进展,特朗普干脆来了个一步到位——不谈了,直接通知税率。他还很自信地补了一句:"他们会接受的。"

这下可把其他国家给难住了,各家的应对可谓是八仙过海

各国表演大型"求生欲"

你别说,面对美国这一棒子,各国的反应还真是五花八门。

日本最惨,直接成了特朗普的头号出气筒。7月1日,特朗普公开威胁要把对日关税从24%提到"30%或35%",甚至扬言"任何我们决定的数字"。

汽车产业占日本GDP近10%,要是真被美国这么搞,丰田、本田这些车企就得在"涨价丢市场"和"吞关税亏利润"之间做选择。两个都不是好选择。

特朗普还专门拿大米问题说事,指责日本面临"严重大米短缺"却拒绝进口美国大米。你知道现在日本超市5公斤大米卖多少钱吗?6000日元!老百姓都吃不起饭了,特朗普还坚持要日本政府"低头认错",大规模采购美米。

印度倒是找到了通关密码。他们的官员延长了访美行程,把宝押在了开放数字服务和医疗器械市场上,同时承诺降低美国农产品的检验门槛。这几招,拳拳都打在了美国削减贸易逆差的痛点上。

越南就更直接了,面对美国的威胁,政府迅速妥协签署协议,接受对出口商品征收20%税率,对经越南转运的商品征收40%。虽然换来了"暂时安全",但也暴露了对美市场的高度依赖。


欧盟那边火急火燎地派贸易委员飞往华盛顿,就是为了给欧洲汽车争取关税豁免。可德国和法国在这件事上还没掰扯清楚,内部都没统一,怎么跟美国谈?

说起来也是,当年这些国家在中美贸易摩擦时,不少还在旁边看热闹。现在轮到自己挨棒子了,才知道这滋味不好受。

就在大家都忙着应付的时候,中国这边倒是挺淡定。

中国这张牌,为啥这么硬

说到中国的底气,这可不是运气好,而是早就布好了局

早在5月份,中美就在伦敦完成了一份临时框架协议。内容很实在:互降关税、放宽出口限制、加强技术合作。美方甚至率先作出实质性让步,取消了对EDA软件、飞机发动机、乙烷出口的封锁。

7月初,美国商务部更是向德国西门子发出通知,明确表态不再限制其在华业务许可。这可不是小恩小惠,而是实打实的利益交换。

为啥中国能拿到这种特殊待遇?说白了就是实力说话。

你看看数据就明白了。2025年1-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暴涨12.6%,对非洲增长14.4%,RCEP区域贸易网已经能对冲美国市场风险。更关键的是,中国制造的机电产品占美国进口份额仍高达67%

这意味着什么?离开中国供应链,沃尔玛的货架可能撑不过一个月。美国零售商因为关税导致库存见底的时候,还得乖乖回来找中国制造商进货。

不得不说,中国从一开始就没指望美国"大发慈悲",也没傻等着被动接受什么新规则。从伦敦到日内瓦,中美谈了几轮,内容具体、互惠互利

这种处理方式很聪明。中方深知美国"先威胁再讨价"的套路早就不新鲜了,唯有稳定自身、掌握底牌,才能立于不败。

看得出来,特朗普现在给中国"开绿灯",不光是因为中美在经贸层面有深度互嵌的利益捆绑,更是因为他必须腾出手来处理其他170个"麻烦国家"

当前正值美国通胀高企、选情胶着之际,他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大国合作伙伴,而不是一个反击迅猛的对手。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暂时的安全"能维持多久,还得看后续的博弈。特朗普这人的套路大家都清楚:先稳住一边,等收拾完别人,可能就会掉过头来

结语

说白了,这场170国的"集体挨训",表面看是贸易问题,实际上就是个实力比拼。特朗普这套"先威胁再收钱"的路数,对有些国家管用,对有些就不好使。

中国这次能成为"例外",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格局和实力。当别人还在被动挨打的时候,中国已经主动出击,在谈判桌上拿到了想要的筹码。

你觉得在这种大国博弈中,小国该怎么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中国   待遇   美国   日本   关税   中美   欧盟   越南   国家   协议   大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