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儿童体重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健康任务,涉及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谈一谈学龄期儿童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
定期监测
家长和学校应定期监测学龄儿童的身高、体重,并绘制生长曲线,以评估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采用BMI作为一般性肥胖的初筛指标,根据我国卫生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来判断儿童超重肥胖。
二
膳食管理
合理选择食物,保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基本需要及膳食营养平衡。
在不影响学龄儿童正常发育的前提下,超重肥胖儿童应限制总能量摄入,消瘦儿童需要排除疾病,保证营养摄入充足。
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脂肪的过量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并避免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学龄儿童每天应摄入300ml及以上液体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规律三餐摄入,科学合理加餐,限制甜食、零食及含糖饮料。食不过量,专注进食,进食速度不宜过快。
合理减重。不建议节食减重和快速减重。
三
身体活动
开展规律、多样的身体活动。学龄儿童应每天进行累计至少6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中高强度(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可进行语言交流;主观感觉稍费力)身体活动。
其中,每周应有3天的高强度运动(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大幅度增加、语言交流困难;主观感觉费力),如快跑、游泳、健美操、追逐游戏等;
每周应有3天(隔天进行)增强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运动,如仰卧卷腹、俯卧撑、平板撑、引体向上、跳绳、跳高、跳远和爬山等。
在进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之前应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避免损伤。
减少视屏等久坐行为的时间。学龄儿童应减少长时间视屏等久坐行为,避免由于课业任务多而导致的久坐行为时间增加。
家长、教师等应在学龄儿童坐姿时间大于60分钟时提醒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限制使用手机、电脑和看电视等视屏时间在2小时内,越少越好。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
四
睡眠管理
充足的睡眠是一天活动和学习效率的保证。确保早睡,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
建议6~12岁每日睡眠时间9~12小时;13~17岁青少年每日保持8~10小时睡眠。维持规律的睡眠—觉醒作息时间。
五
心理支持
家长和教师应避免嘲讽孩子的体型,关注健康而非外形,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与孩子共同制定可行的目标,及时表扬进步。必要时采取心理支持与放松训练。
学龄期儿童体重管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通过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心理支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有助于预防超重和肥胖,还能为孩子的长期健康奠定基础。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