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688981.SH)25万股民兴奋了。
因为,国庆长假,A股休市期间,港股市场上的中芯国际(00981.HK)拉爆了。
10月2日,港股中芯国际暴涨12.7%,市值创历史新高;10月3日,又上涨1.39%,再创新高。
中国国庆长假期间,全球的晶圆代工公司,股票持续拉涨。
不止中芯国际,港股市场另一个国内晶圆代工龙头,华虹半导体,也大涨,10月2日、3日,分别涨7.12%、2.1%,市值也创历史新高。
不止港股的晶圆代工厂商在涨,全球其他市场的晶圆代工,也在纷纷新高。
美股的台积电,10月1日大涨3.05%,总市值创出历史新高。
韩国股市的三星电子,10月1日、2日,分别上涨2.5%、3.49%。创2021年1月以来新高。
全球晶圆代工,迎来利好。
半导体产业链,可以大致分为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三个环节,晶圆代工技术门槛较高,也是中国发力国产替代的重要领域。
数据显示,二季度晶圆代工行业业绩暴增。
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全球纯晶圆代工行业在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3%,报告称主要得益于强劲的AI需求和中国补贴政策。
图片为AI生成
市场份额方面,台积电、三星电子和中芯国际分别位列前三。
与此同时,存储芯片“缺货潮”愈演愈烈,将进一步拉动晶圆代工需求。
9月28日,财联社援引消息称,DRAM及NAND闪存市场都出现缺货,且缺货情况较此前预测更为严峻,预计今年四季度及2026年行业价格将进一步上升。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存储行业多家厂商都相继开启调价。
中芯国际是中国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商,也是半导体板块市值老大,自然直接受益于晶圆代工的全球性景气上行。
讲完行业,我们再聊聊中芯国际这家公司的情况。
公司接下来的业绩表现,很可能非常乐观。
先看中报:
上半年收入323.48亿元,增长23.1%,净利润23.01亿元,增长39.8%。美中不足的是,第二季度营收环比下降1.56%,净利润环比下滑30.37%。
不过,第三季度可能很好。最新披露的第三季度收入指引是环比增长5%到7%,2025年全年目标或可超越同行平均值。
中芯国际此前因降价导致利润变薄,但现在,降价的不利因素消除了。
据集邦咨询分析师钟映廷,过去两年由于产业库存调整与中国成熟制程产能大量开出,造成供过于求现象,各晶圆代工厂为了抢订单而纷纷实施削价竞争策略,使得代工价格走跌。
不过,从2024年第四季度到2025年,中国晶圆代工厂基于中国消费国补带动客户拉货、美国关税提前备货等因素,八英寸与十二英寸晶圆产能利用率急速上升,部分厂商甚至达到接近满载状态,因而不再有大幅降价求单情况。
钟映廷认为,从下半年看,由于八英寸产能利用率持续维持高位,部分厂商启动涨价措施,希望通过涨价能够改善毛利表现,市场环境对中芯国际较为有利。
不过,目前中芯国际的估值,确实已太高。
A股市盈率达到257.51倍。如果节后再拉涨,市盈率会更高。
晶圆代工本质上是重资产、高资本支出的制造业生意。这样的生意模式决定了,抗风险能力并不强。即便有强科技属性,但放眼全球资本市场,很难给这样“重”的生意,如此高的估值。
台积电,最近5年市盈率最高时,39.93倍。从逻辑上讲,作为晶圆代工商,台积电估值是远远低于设计厂商英伟达的,英伟达最近5年市盈率最高时能达到244.75倍。
那是因为,英伟达不用承担制造业重资产的巨额投入,芯片设计是纯智力投入,所以半导体在产业链中,设计厂商可以获得比制造厂商更高估值。
不过现在,中芯国际的市盈率,已经追上国内半导体设计龙头了。我们前面提到中芯国际当前市盈率257.51倍,而A股半导体板块市值第二,仅次于中芯国际的算力芯片设计公司海光信息,目前市盈率也仅257.62倍。
轻资产的海光,和重资产的中芯国际,市盈率基本相当,这个估值,是不是存在不合理之处?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