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跟妈睡” 和 “不跟妈睡”的孩子,长大后,5个方面差距很大

朋友性格温顺,带孩子睡到10岁才分床。结果孩子胆小、依赖性强,动不动就哭,

朋友十分后悔,说早知道这样,当初就应该早点分床,早一点锻炼孩子独立。

不过堂姐因为生了三个小孩,没有办法带着老大老二睡,在他们才两三岁的时候就让他们自个睡了。

奇怪的是,老大老二的依赖性也比较强,只要有机会,都会粘着堂姐,一点都不独立。

很多家长认为,从小跟妈妈睡的孩子,依赖性肯定强。相反,从小不跟妈妈睡的孩子,肯定特别坚强独立。

但事实并非如此,朋友和闺蜜的经历,恰恰证明了事情的多样性。

不过值得父母注意的是,那些从小跟妈妈睡,和从小不跟妈妈睡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是很大的。

一:情感发展差距

人类的安全感来源,最开始是爸爸妈妈。

一个从小都没有妈妈陪伴睡觉的孩子,他的安全感是特别少的。

他的胆子很小,害怕独处,适应能力差,敏感脆弱。

他们不喜欢环境的变化,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长大了之后,社交存在障碍,无法跟人建立亲密关系,喜欢独处。

无法适应变化,更害怕新事物,在事业上也难有较大的发展。

一个从小就跟妈妈睡,有妈妈陪伴的孩子,他得到了足够多的爱,心灵是富足的,性格是乐观的,他也知道如何跟人建立情感连接,知道如何与人相处。

不论是情感发展还是人际交往中,都比不跟妈妈睡的孩子,更强一点。

心理学家发现,3岁之前对于孩子成长而言,是一个关键时期,此阶段如果有妈妈的陪伴与爱,将能促进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反之,此阶段没有妈妈的陪伴与爱,孩子在陷入黑暗中就会产生恐慌,内心被不安全感占满,就促进了孩子的“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

不安全依恋关系,具体分为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杂乱型依恋。

主要是由童年时期被父母忽视、矛盾的养育方式、过度保护造成的。

如果不进行干预,对成年后的影响巨大,他可能会出现焦虑症、抑郁症、对人过度依赖或过度疏离,人际交往能力差。

因此,小的时候,有妈妈陪着入睡,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自我认知的差距

从小跟妈妈睡的孩子,可能在睡前会得到妈妈的拥抱、爱抚,或者是讲故事。

妈妈用爱带着孩子进入梦乡,孩子一整晚都睡得很安稳。

孩子还可以跟妈妈谈谈心,说一下自己的烦恼。

妈妈能够接住孩子的情绪,并进行引导,帮助孩子化解情绪,并为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孩子不带着情绪入睡,同时也增长了许多知识。

妈妈通过陪伴与引导,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是有靠山的。

他们会更加乐观自信,自我认同高,面对困难也不惧怕。

不跟妈妈睡的孩子,怕黑怕鬼,晚上更是频繁做噩梦,都没有人来安抚。

更难要命的是,他在白天跟朋友有了矛盾,晚上睡觉之前得不到开导,肯定会带着坏情绪入睡,影响了睡眠质量,更影响了身心发展。

他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没人重视的孩子,他不知道如何解决与人的纷争,久而久之,他自卑内向,自我评价低,轻视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能力的差距

在妈妈陪伴睡觉的日子里,妈妈时而给他讲一个小故事,时而给他科普一些小知识,还没有入学,他的脑海已经被各种知识填满。

妈妈绘声绘色,告诉他这个世界的美好,知识的力量,他越听,好奇心越大,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欲,求知欲越来越强。

等到上学的时候,他更加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对学习没有抵触,甚至更加积极。

相反,从小就没有妈妈陪睡的孩子,常年处于不安全依恋关系中,焦虑、恐惧。

他所接触到的和听到的,基本都是眼前的生活,没有太强的求知欲。等到入学之后,他可能会对学习抵触,面对难题可能会焦虑、逃避。

学习能力上的差距,将直接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学习能力差,适应能力也会差,应变能力更不会强到哪里去。

四:情绪调节能力的差距

朋友说,自己带着孩子睡到6岁才分床睡,孩子相当独立,且情绪稳定,不论当下是什么情绪,总能快速调整过来。

他每天都会给孩子讲故事,或者跟孩子回顾一整天的遭遇,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统统都会在当天晚上入睡前解决。

尤其是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经常在睡前跟她说,白天跟谁吵架了,谁拿了他的水杯和等。

她会接住孩子的情绪,并且跟孩子分析发生的事情,既让孩子的情绪有了出口,还帮助他调节自己无法调节的情绪,将孩子往平静的方向去引导,避免让不好的情绪过夜。

因为这样,孩子以后遇到什么都跟她说,从不藏在心里,而且孩子的性格特别乐观,在跟朋友闹不愉快之后,再也不会轻易生气,而是学着她的样子,先分析问题,再想办法去解决。

他调节情绪的能力很强,就像一个小大人。

而这些,都是在跟妈妈睡觉的过程中,跟妈妈的互动,慢慢培养出来的。

反之,那些不跟妈妈睡的孩子,睡前缺乏互动,不良的情绪无人引导,当坏情绪积压足够多的时候,就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

长大后,他可能会将心门紧闭,遇事自己消化,从不向外寻求帮助,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差,只能不断陷入内耗中。

五:独立性的差距

有人说,过早分床可以锻炼孩子独立,但也有人说,过早分床会让孩子更有依赖性。

真相到底如何呢?

尽管生活中有很多个例,早分床孩子更独立,但一个从小被父母疼爱,得到更多陪伴的孩子,反而是更容易独立的。

有人说,什么事都是逼出来的,独立这种事,同样靠逼。

但是,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如果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与陪伴,他只会成为一个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人。

而那些得到父母足够的爱与陪伴的人,内心独立,外表坚强,更有自信。

写在最后:

综合来看,有妈妈陪伴入睡的孩子,长大了在各方面,都要比没有妈妈陪伴入睡的孩子更优秀。

但这也不是百分百绝对的,也有很多没有妈妈陪伴的孩子,长大了同样优秀。

只是想想说,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妈妈可以适当调节工作和育儿,留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

虽然爸爸陪伴孩子的效果不如妈妈,但爸爸作为孩子最信任的人之一,应当履行跟妈妈一样的职责,帮助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关系。

陪睡只是一种方式,最重要的是“陪伴”与“倾听”、“引导”,让孩子感受到是被爱的,他才会更加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育儿   差距   很大   孩子   妈妈   情绪   独立   依赖性   朋友   能力   关系   能力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