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家伙又在访华问题上放话了,这次直接说,除非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先让步,不然他懒得花19个小时飞过去,那样纯粹是浪费时间。这话是他在8月5日接受CNBC电话采访时说的,当时他正聊着中美贸易的事,顺带提到了访华的可能性。说实话,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在这种事上变卦,早在他第一任总统时候,就老爱把外交跟生意捆绑在一起,这次复刻了老套路。
特朗普第二任上台后,中美贸易摩擦没消停过。他从2025年1月就职开始,就重启了关税战那一套,针对中国出口的电动车、半导体啥的,加了新税。3月份,美国贸易代表团在斯德哥尔摩跟中方谈,勉强把部分关税暂停了90天,避免马上打起来。但谈判一直卡壳,美国那边总想占便宜,要求中国在知识产权、技术转让上多让步。中国那边呢,坚持平等互利,不肯单方面吃亏。这时候,访华的事就成了谈判的筹码。
特朗普的表态挺直白的。他在采访中说,中方邀请过他去北京,但他觉得邀请过期了,除非再发一次,不然没兴趣。转而谈到年底可能去,但他加了条件:如果贸易协议对美国有利,他就去;不然,飞19小时过去干嘛?纯粹没意义。这话听起来像商人谈判,特朗普本来就是地产大亨出身,从年轻时管家族生意开始,就习惯了算计利益。1970年代他接手特朗普组织,开发酒店赌场啥的,好几次破产重组,但总能靠债务调整翻身。这套逐利思维带到政治里,就成了外交政策的底色。
想想他第一任的经历。2017年他上台没多久,就在海湖庄园接待中方领导人,谈贸易平衡。但很快,2018年他签了钢铝关税令,针对全球但重点是中国。接着加码,对16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2019年谈判高峰时,他推迟加税,宣布初步协议,但2020年疫情一来,一切中断。他还禁了些中国应用在美国运营。卸任后,他2024年竞选时承诺对中国加60%关税,强调保护美国产业。现在第二任,他兑现了部分,半导体关税计划一周内公布。
为什么特朗普这么执着于条件?因为他把访华当成施压工具。韩国总统李在明那边也拒绝访华,估计在观望特朗普的态度。李在明对华政策有点调整,但大事上不敢跟特朗普反着来。特朗普不来,李在明大概也不会动。网友分析,如果中国继续买俄罗斯油气,特朗普就不会访华;俄乌冲突没停火,他也不会见普京。一切都服务于美国利益和他个人政治算盘。中国跟俄罗斯能源合作,在他看来影响美国全球能源地位,俄乌战持续也让他顾虑战略布局。
施压这招管用吗?估计悬。回顾关税战,美国自己也吃亏,企业供应链乱套,通胀压力大。中美利益绑得死死的,全球产业链里两国各有角色,单方面压人最后两败俱伤。中国立场一直稳,主张对话解决分歧,不爱用关税硬来。特朗普想用庄家通吃的办法,忽略了合作红利。长远看,中美两大经济体关系稳了,对世界和平发展有好处,但特朗普短期逐利,可能损美国形象。
采访后,白宫新闻秘书回应,确认立场不变。谈判继续在斯德哥尔摩,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和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参与,讨论关税延期。8月12日暂停到期前,他们同意延长90天。特朗普政府还调整了对其他国家的关税,8月7日起对印度加税,因为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全球市场晃荡,股市跌,企业忙着调供应链。
这表态引发国际反应。欧洲盟国关切,外交官讨论影响。企业领袖会见特朗普,聊供应链转移。全球经济不确定,供应链中断,企业损失大。
特朗普的话接地气点说,就是生意人本色,不见兔子不撒鹰。但外交不是纯交易,中美关系复杂,牵扯全球。合作共赢才长久,对抗只伤自己。选择权在他手里,是谈还是压,结果他扛。
更新时间:2025-08-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