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波涛汹涌,鲜艳的红旗在海风中猎猎飘扬。
旗面上零星的弹孔,还有那触目惊心的铁锈红。
无不向来者宣示着,这是一面真正由鲜血染成的红旗,也是那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所留下的痕迹。
琼崖纵队,彷佛将红旗与海南岛融为了一体。
只要他们活一天,海南岛上的红旗就永远不会降下!
23年里,他们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抵抗日寇敌伪的侵略,同时也在和严酷的大自然抗争。
他们以微薄的力量,完成了不可思议的伟大壮举。
在阻止分裂,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琼崖纵队的传奇事迹,在全国广为流传。
那么这样一支战斗力彪悍,能打硬仗的革命队伍。
他的领导者们又都是谁?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又分别获得了什么军衔呢?
琼崖纵队的创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冯白驹。
他是我党的第一批党员,出身贫苦养成了他坚毅顽强的性格。
当时的海南岛孤悬海外,交通运输等并不发达。
冯白驹孤身前往海南,从无到有,一手缔造了琼崖革命根据地,并组织起了革命武装。
当时的局势错综复杂,敌伪顽各方势力犬牙交错。
土地革命的斗争更是如火如荼,冯白驹数次身临险境。
最危险的一次是在1932年时反围剿失败,根据地险些全体覆灭。
被围困山中,进行了长达八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后。
冯白驹率领仅剩的25位同志突出重围,为根据地保留下了火种。
后来冯白驹因扩展根据地的工作,被国民党当局抓捕。
后经周总理与对方谈判,冯白驹才得以释放。
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抗日统一战线在多方斡旋下,终于形成。
冯白驹所领导的琼崖地区,也结成了统一战线。
也就是在此期间,琼崖革命根据地迅速壮大,日后大名鼎鼎的琼崖纵队的框架,也在此时形成。
这支革命武装力量,由冯白驹亲自担任司令员兼政委。
下辖三个总队,第一,第三,第五纵队。
此外还有一个独立支队。
后来新中国建立,琼崖纵队配合解放军登岛。
一举挫败了国民党分裂领土的野心。
不过在1955年的授衔时,冯白驹因为工作原因已经退出了军队,所以没有参加授衔。
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他的杰出贡献。
中央向他颁发了三枚一级勋章,可谓是嘉奖之至了。
如果说,琼崖纵队是由冯白驹一手创立,那么吴克之就是将其发扬光大的那个人。
和冯白驹一样,吴克之同样出身贫苦。
但他热爱学习追求进步,自幼就喜欢闯荡四方。
他加入琼崖纵队的时间比较晚,但却在后来的斗争中屡屡建功。
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指挥部队,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和清乡行动。
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出击,充分发挥了游击队员灵活机动的优势,利用地形袭扰打击日伪,打了很多的胜仗。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吴克之清醒的认识到新的战争即将来临。
率部抢先接受了日军的投降,以及他们的武器装备。
1946年时,白沙解放区受到国民党军攻击,海南岛上的内战就此拉开帷幕。
吴克之率部与敌军交战,他灵活多变的战术让敌人闻风丧胆。
在壮大队伍的同时,也杀伤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之后,吴克之又指挥了接应野战军渡河的战役,率领琼崖纵队迂回突击。
成功突破了号称连鸟都飞不过去的“伯陵防线”,歼敌数万。
于5月1日正式解放了海南岛。
1955年,战功赫赫的吴克之被授予了大校军衔,以及解放勋章和独立自由勋章。
又于1961年时被晋升为少将。
之后又负责原子弹研究的防化工作。
琼崖纵队有三位总队长,第一总队总队长名为陈求光。
参加革命时年仅12岁,是我党第一批童子团组织的成员,也就是现在的少先队员。
参加革命的时间早,陈求光的革命信仰也是最为坚定的一个。
本来家里人给他取的名字是陈成安,但正因为他始终坚信自由与光明。
所以,在参加革命,加入党组织后,他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陈求光。
于他而言,党就是拯救受苦大众的光明。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上级将陈求光从地方转入了部队,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从基层干起。
在琼崖纵队中,他是最踏实也是最忠诚的一个。
从普通战士到小队长,再到最后的总队长。
1955年授衔时,陈求光虽然没有得到授衔,但却得到了独立自由和解放勋章。
张世英总队长,虽然是在泰国出生,但他却是地地道道的海南人。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岁月里,但凡有点志向的年轻人,都会奋不顾身的加入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中去。
特别是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各地青年无不踊跃参军,张世英正是其中之一。
他先是在地方工作,之后又转入军队负责政治工作。
张世英率领部队穿插在茫茫原始丛林中,长期的军旅生活也让他得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他总能巧妙化解。
虽然他是知识分子出身,但对于指挥作战的知识张世英并不排斥。
并且因为他本身底子好,学起东西来也比一般人快得多。
经过血与火的淬炼后,张世英也由政工干部成功转型为军事干部,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从指导员到副支队长,再到最后的总队长。
从文弱书生到铁血悍将,张世英出色的指挥才能显露无疑。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张世英被授予了上校军衔。
潘江汉的经历和张世英十分相似,他们都是海南人,同样也是投笔从戎抵御日寇。
并且都是在战争中蜕变成长。
谁又能想得到,以前只会在大街上喊喊口号,发些花花绿绿宣传单的大学生,最后竟然成了金戈铁马的大英雄。
潘江汉在琼崖纵队屡建战功。
他善于将书本与实战结合,作战强调灵活快速,而反对纸上谈兵不知变通。
在1955年的授衔中,潘江汉没有得到授衔,但却荣获两枚二级勋章。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