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 Arnault)
但LVMH老板财富在缩水,“前世界首富”跌落神坛却是事实。
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 Arnault)这位曾经在2023年和2024年短暂成为过“世界首富”的奢侈品老板,2025年却没能再次登顶“世界首富”的位置。
图源:胡润官网
根据《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公开财富数据显示,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 Arnault)财富为1.15万亿元,排名第七位,对比2023年的1.35万亿,两年时间财富蒸发了2000亿元。
即便收入暴跌利润下滑
也要斥巨资造“旱船”充当门面
2024年LVMH集团全年的营收为846.83亿欧元,同比下滑2%;营业利润为195.71亿欧元,同比暴跌14%。
LVMH集团经历了14年来利润第一次下跌。
而2025年一季度营收为203.11亿欧元,同比下滑3%,也是不乐观。
较为严重的是,其中,LVMH集团在亚太市场的营收同比暴跌11%,收入低背后是销量大跳水。
LVMH集团2025年一季度财报一出,就被华尔街那帮“金融大鳄”看空了!
如摩根大通、瑞银、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等纷纷把对LVMH的目标价调低了,LVMH集团“掉价”了,在评级上也是掉了一个档位,从“增持”跌为“标配”。
即便营收下滑,但LV还要斥巨资建“巨轮”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图源:网络
LV在上海建了一艘不能航行的船,取名叫“路易号”。
巧的是,这辆“旱船”的头对着星巴克门店。
一个是咖啡巨头,一个是奢侈品巨头,两大巨头“互撕”也是少见,以后也是同行了,不知道“沪爷”们会去三楼的LV咖啡馆还是会去星巴克呢?
LV咖啡馆
虽然星巴克不服“LV旱船”,但不得不承认,其靠LV也暂获了一波流量。
毕竟去LV巨轮面前蹭这波免费的大牌的人超级多,买不起LV不要紧,但能和LV这艘“旱船”合照,成为今年新型的“社交货币”。
在某书或其它社交平台上,个个都以和LV巨轮合照为荣,不知道还以为是新买了一个LV包一样开心,实在想不明白一艘“旱船”,引发了那么多人去看。
这么热的天非得去人挤人,就为了出片还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呢?
不得不说,只要跟奢侈品大牌沾边的事,“沪爷”们就相当热情。
上一次“沪爷”们排长队还是LV的帆布包、巧克力,他们愿意被“收割”,为这些高溢价产品交“智商税”。
奢侈品不香了
想方设法出便宜联名款“收割”中产
2023年年5月,LVMH集团旗下又一个奢侈品牌FENDI,也曾和喜茶联名出了一款饮品,一杯不贵也就19元,但两杯就可以送个徽章周边或杯垫。
果然,这款联名饮品上限不到半小时就被点光,不到几小时就售罄,买到的都在社交平台狂炫。
同年LV在上海又整活,搞了个快闪书店,跟MANNER、PLUSONE、Metal Hands3家咖啡馆联名,出了一款帆布袋,但其实LV快闪书店只是想卖书,一本书290元,买两本就送一个联名袋子。
但没想到大批人赶来只是为了抢购一个装书的发布袋,妥妥变成买袋子“送”书了?
LV快闪书店排起了长队,甚至有人抢到了一个帆布袋,高价转手出去,二手价炒到700元一个都有人抢着买,帆布袋成本10元都不到,几十倍溢价都为了一个 logo。
买书送的帆布袋其实就是包装而已,也是奢侈品品牌捆绑销售的套路。
这也让人想起了前两年很火的把买奢侈品的包装纸袋、防尘袋改装成包包的事。
其实大可不必,圈子不同,即便你把奢侈品礼盒袋的丝带绑在脖子上,走在街上也会被笑掉大牙,太虚荣了!
2024年七夕节前夕,LV又出幺蛾子了!40度的天硬是让人心甘情愿又排起了长队交“智商税”。
这一次是售卖巧克力,5颗巧克力卖到240元的天价,也不知道是不是黄金做的,费列罗看了都摇头,论饥饿营销还是比不上LV。
买到巧克力并不是吃,而是赶紧火速拍照发到社交平台。
更无语的是,巧克力门口甚至出现了提供拍照的“黄牛”,也就是已经买了巧克力的人,可以给没买到的人提供拍照的素材,收取拍照费,这5颗巧克力真的“变味”了。
这一次同样如此,LV巨轮里面有咖啡馆、餐厅、精品店,外表只是幌子,本质还是不坑穷人,想“收割”有钱人。
明天不知道又是什么,总之,拿捏中产、伪中产、高净值人群,LV在奢侈品界中也是深谙其道了。
但可以看出,奢侈品真的不香了?不然为何想方设法出一些便宜的“周边”收割消费者呢?
中产开始不捧场奢侈品
光靠VIC客户太难了
VIC客户(高价值客户)有心捧场口袋也无力固住基本盘。
毕竟中产群体也算是奢侈品的主力,如今中产消费降级,部分奢侈品还想要涨价策略的激将法,对VIC有用,却损失了大量的VIP。
“包”治白病却治不了这些奢侈品巨头的“病”,靠品牌文化、频繁涨价、限量营销的“套路”时代已经过去了。
今年4月,LV国外工厂还被爆出皮革浪费,工艺粗糙的问题。
买包能增值也只限于VIC客户能买到的款,现在二手奢侈品包包,有些年份很新,价格却是新包的两三折,奢侈品所谓的保值概念,也就只有VIC是真的信。
就拿香奈儿的CF来说,专柜价10万,二奢却只要2.5万元左右,专柜公价2万元的Gucci Marmont ,在二手市场也就6000元左右;专柜价近4万元的Dior 戴妃包,二手价9800元就可以拿下。
这就是所谓的“买买买”就能保值的奢侈品包包吗?
即便如此低价,做奢侈品二手生意的店面人员稀少,生意很难做,很多二奢都开始清理库存了,有些则转战直播间带货,但网上的二奢直播间鱼龙混杂,没有口碑以及担保,很少人敢买。
因为日元贬值,连带着奢侈品包包、手表等都疯狂暴跌,就拿香奈儿的包包来说,上海卖28000元的香奈儿包包,日本同款香奈儿暴跌4000元。
有人直接订票出国疯狂扫货,专门去抢购奢侈品、户外轻奢品牌,老外看了都羡慕。
现在的有钱人在购买奢侈品也是精打细算,差个1000元都计较的很,买奢侈品也没那么冲动了。
根据胡润研究院《2025胡润至尚优品》报告分析得出,2024年,中国的高端消费市场规模为1.63万亿元,同比下滑2%。
因为珠宝、手表和箱包这些,也不太受市场欢迎了,导致传统奢侈品市场整体下滑超过了8%。
LVMH正是做这些生意,对其影响也不小。
奢侈品巨头部分业务不给力
恐难逃行业寒冬
Louis Vuitton只是LVMH旗下70多个品牌之一,除了奢侈品成衣、包具外,LVMH其实还有酒水品牌,像Moët & Chandon、轩尼诗等。
珠宝、钟表品牌则有大名鼎鼎的宝格丽、蒂芙尼等,香水和化妆品品牌则有娇兰、迪奥等,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大众熟知的大牌。
不止这些“散装品牌”,还有把其他香水、化妆品大牌归在一起售卖的大牌百货店,即“丝芙兰”,曾经风光无限。
奢侈品行业开始在经历寒冬,高净值人群的消费开始趋向于理性,现在的年轻人更偏爱购买国货,这些外资大牌已经很难让这届年轻人放在购物车上。
即便背靠LV这棵大树,丝芙兰的日子也很难回到从前了。
现在的丝芙兰扩张模式跟山姆太像了,退守一线城市,在二三线城市下沉。
根据丝芙兰公开的2024年财报数据分析得出,2024年营收暴跌18.49%。
尤其是美妆行业,就连莎莎来到内地开店,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截至目前SaSa在中国内地的店面已全部关闭。
图源:界面新闻
随着直播带货的崛起,大牌美妆更倾向于跟一些达人主播合作,加上现在的跨境电商也很成熟,外资美妆集合店反倒不香了,现在也要勒紧腰带过日子。
LVMH虽是奢侈品巨头,但还有其他奢侈品巨头在背后虎视眈眈,已知的是开云、历峰以及爱马仕,还有低调的戈雅(Goyard)成为“老钱”的常青树,在瓜分高端奢侈品市场。
结语
这年头奢侈品的生意也不好做了,利润率减少了很多,有钱人的口袋也不好捞了。
那么,奢侈品品牌最爱的中产客群去哪里了呢?
他们纷纷都跑去消费轻奢品牌了,尤其是一些轻奢户外品牌,什么始祖鸟、萨洛蒙、昂跑、迪桑特、Mont-bell等。
很多品牌为了迎合消费降级的中产客群,也是推出了很多平价支线或联名款。
像拉夫劳伦的支线,这个老钱也是靠中产的消费降级,又火了一番,但价格依旧不便宜。
中产三件套之一的Lululemon也是烂大街了,现在又有新的替代品也就是alo,但alo这股风潮谁知道会持续多久呢?
中产的喜欢总是三分钟热度,铁打的中产,流水的中产品牌。
对此,你怎么看?请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评论。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更新时间:2025-07-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