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关键时刻,特朗普突然下令:全面暂停对华技术出口限制,向中国递出橄榄枝。这位素来强硬的美国总统为何突然改弦更张?难道美国在贸易战中真的已经无牌可打?
就在中美两国代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展开新一轮贸易谈判之际,英国《金融时报》爆出猛料:特朗普突然下令"暂停所有对华技术出口限制"。这一决定犹如一枚深水炸弹,在西方政商界引发强烈震动,因为这完全颠覆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对中国"卡脖子"策略。
【特朗普暂停“卡中国脖子”】
要知道,这些技术限制可是美国,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最后底牌",尤其是高端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之前可是严防死守。如今特朗普突然松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特朗普在向中国递"橄榄枝"。中国在谈判中一直坚持要求美方取消歧视性技术限制,现在特朗普算是给出了回应。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近几个月,已经在悄悄叫停一些对华强硬措施,而这次是全面叫停所有联邦部门的限制政策。
这一转变背后,藏着特朗普的两个"小算盘"。其一,他急需在贸易谈判中取得突破,好为自己下半年的访华行程铺路。其二,也是更关键的一点——美国在稀土问题上已经快撑不住了。
【美国在稀土问题上已经快撑不住了】
稀土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可现代军事装备离了它还真玩不转。从隐形战机到精确制导导弹,从雷达系统到通信设备,哪个不需要稀土?美国虽然家里有矿,但产业链残缺不全,从开采到提纯再到加工,样样都得看中国脸色。
特朗普政府不是没想过办法,扶持盟友、加大本土开采,可效果都不理想。没有中国的技术和产业链配合,美国的稀土矿石只能躺在矿山里睡大觉。现在军工企业天天催货,特朗普能不着急吗?
所以这次暂停技术限制,说白了就是想跟中国做笔交易:你多卖我点稀土,我多卖你点芯片,大家各取所需。特别是特朗普特别强调,希望中国取消稀土出口的配额和溯源制度,这小心思简直写在脸上了。
【美国国务院正大规模裁员】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内部也在经历一场"大洗牌"。《华盛顿邮报》发现,那些主张对华强硬的官员正在被边缘化。
尤其在7月中旬的国务院裁员中,被裁的偏偏都是些反华急先锋:负责在南海挑事的亚太事务办公室、专门给"四方安全对话"打杂的安全与跨国事务办公室,还有一堆量子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的对华遏制专家。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张扩大科技产品出口的官员却获得重用。最典型的就是白宫人工智能事务负责人戴维·萨克斯,现在可是特朗普跟前的红人。就连一向以反华著称的国务卿卢比奥,最近说话都温柔了许多,不再满嘴跑火车。
这些变化都指向一个事实:特朗普的对华策略,正在从"极限施压"转向"务实合作"。
【特朗普或许已经认清现实】
经过这几年的贸易战,特朗普算是看明白了,光靠强硬手段不仅压不垮中国,反而让自己损失惨重。现在他急着要在任期内达成贸易协议,既是为了政绩,也是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压力。
而美国媒体也分析认为,特朗普这一系列动作,或许都是在为可能的访华行程做准备。毕竟,与中国达成实质性协议,才是他贸易政策的"收官之作"。其他那些与欧盟、日本达成的协议,跟中美协议比起来都是小打小闹。
同时,也是要完成拜登没有完成过的事情,以美国总统身份访华,好让他在政治棋盘上狠狠捞上一笔“大买卖”。可以说,如今特朗普在努力学着如何与中国相处,学着如何尊重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广阔市场的国家。
【中美博弈远未结束】
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特朗普的转变不是良心发现,而是迫于现实。对中国来说,关键还是要保持战略定力。技术限制暂时放开是好事,但核心技术靠买是买不来的;稀土出口可以谈,但国家利益必须守住。
这场中美博弈远未结束,特朗普的"变脸"只是新阶段的开始。接下来,就看中国如何运用自己的筹码,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更加平衡、稳定的未来。毕竟,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