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税战,让特朗普认清了现实,据彭博社7月16日报道,一些知情人士透露,在与幕僚的会面中,特朗普对华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相关人士指出,自特朗普再度执政后,其不再反复强调所谓“美国对华存在巨额贸易逆差以及由此引发的失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姿态上的调整与特朗普仍以加征高关税作为手段来威胁其他贸易伙伴的做法,形成了显著对比。
为了力争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以及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软化对华语调,缓和了针对中国的对抗语气,就连此前宣称要严防美国最关键技术流入中国的芯片,近日也逐渐放开管制。
美国财长贝森特直言,表示市场不需要太过于关注中美关税战的截止日期,中美双方谈的很好,中国有美国想要的东西。
态度骤变的背后,或许特朗普都不明白自己的关税如何收尾。
欧盟已经做好了美欧贸易谈判失败的准备,制定了对价值84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反制关税的清单,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正式宣布,经中欧双方长时间磋商与商洽,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同步解除彼此间的交往限制措施。此消息表明,中欧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仍在持续且顺利地推进。按照既定计划,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本月晚些时候访华,届时,中欧双方有望在更多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与重要突破。
而日本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在此次贸易谈判中,与特朗普政府之间的分歧迟迟未能消弭,数小时前,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青木一彦再度就关税议题向美方表明立场,称“日本将坚定不移地捍卫本国利益”。
当前,特朗普对日本的态度颇为强硬且愤怒。7月16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指出:“日本本有能力向美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却始终未予积极回应。”作为对此的回应与“惩戒措施”,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对日本维持此前所提及的25%高额关税,且目前并无松动的商讨空间。
除此之外,美国的一重要盟友,澳大利亚其总统已经开启了访华。
据路透社消息透露,中澳双方目前正围绕油菜籽等多项贸易议题展开深入谈判,且预计在短期内即可达成相关贸易协议。对于澳大利亚这一以农业为重要经济支柱的国家而言,这无疑是一项极为利好的消息。
然而,从特朗普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一进展或许被视为美国对澳大利亚经贸影响力逐步减弱的某种体现。
这意味着,特朗普为自己准备的“后路”,如今都出问题了。
要知道,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核心意图在于,试图通过迅速且强硬的贸易手段,迫使中国在短期内作出让步。相比之下,拜登政府在对华策略上更倾向于联合盟友,构建多边围堵态势以制约中国发展。
然而,特朗普认为拜登政府的这一策略不仅见效迟缓,且需付出高昂的外交与经济成本,因此其选择以关税为工具,试图通过直接的经济施压达成目标。
不过在与中国的贸易博弈持续三个多月后,特朗普政府逐渐回归理性认知,开始调整策略。
近期,特朗普方面多次释放希望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的信号。然而,这种调整本质上并非放弃对华遏制战略,而仅是策略形式的转变。
然而特朗普此时寻求战略转向已显迟滞——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传统盟友因前期贸易摩擦已对其产生战略疑虑,其外交回旋空间已被显著压缩。
不过对于中国而言,面对特朗普的“反复横跳”,中国仍需要警惕,毕竟特朗普以经常改变对华立场而闻名。#头条深一度频道上线#
信息来源:《美媒:为了能和中方对话并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已经开始软化对华语调》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