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在工作压力、焦虑情绪与睡眠问题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脱发问题日益普遍。
2024年初的数据显示,假发日均搜索人数同比增长207%,搜索次数增长204%,其中超过70%的搜索者年龄在30岁以下。
这一数据反映出脱发问题正呈现年轻化趋势,也预示着假发市场的巨大潜力。
如同中国各地古镇售卖的纪念品大多产自浙江义乌,各大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假发产品也多数源自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许昌。
全球每售出10顶假发,就有6顶来自这座中原小城。
早在胖东来超市闻名全国之前,许昌就已经成为全球假发产业的重要基地。
令人意外的是,许昌假发最大的海外市场并非时尚产业发达的欧美日韩,而是非洲地区。
中国假发第一股"瑞贝卡"正是依靠非洲市场的支持成功上市,这背后蕴藏着一部曲折的产业奋斗史。
回溯至20世纪90年代,许昌虽有一些源于明代戏曲道具制作的假发小作坊,但整体规模较小,技术基础薄弱,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在全球假发产业链中,许昌处于最低端环节,仅能从事头发收购、清洗、梳理等基础加工,连代工资格都难以获得,主要依靠出售原材料获取微薄利润。
当时,经过海外中间商精加工后的假发头套,市场价格可翻升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巨大的利润差距促使许昌假发产业必须寻求技术突破。
假发头套虽不属高科技产品,但其制作工艺却包含五十多道工序,特别是关键的"三连击"设备,当时全国仅有青岛的几家假发制作厂拥有,且技术严格保密。
面对技术壁垒,瑞贝卡创始人郑有权选择直接前往青岛,寻访退休老师傅,历经艰辛获得一张"三连击"设备的手绘草图,再与机械制造厂合作进行技术攻关。
1990年,许昌成功制造出第一台三连机,标志着当地假发产业迈出技术突破的关键一步。
随着瑞贝卡不断积累技术经验,逐步掌握了染色、造型等全套工艺技术,并开始以自主品牌出口海外市场。
非洲市场成为许昌假发产业的最大突破口。
由于非洲民众的发质卷曲粗硬,造型难度较大,且消费能力有限,传统假发制造商对此市场望而却步。
而中国制造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恰好契合了这一市场需求。
借助非洲市场的成功开拓,瑞贝卡于2003年成功上市,并逐步建立起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迅速超越日韩企业,成为假发行业的新领军者。
在瑞贝卡的示范引领下,许昌掀起了假发产业发展热潮,各类发饰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当地政府顺势而为,通过多方面举措推动产业升级。
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各类扶持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并积极牵线搭桥,联系高校和研究机构,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开展科研项目、获取专利授权,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纤维发丝材料,也通过瑞贝卡的自主研发实现突破,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局面。
另一方面着力拓展销售渠道,为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当地建成了四个跨境电商综合园区,其中包括全国首个集全球假发分拨中心、智能物流仓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供应链体系于一体的跨境电商创新产业基地。
此外还与速卖通合作成立了全球首个跨境直播基地。
2024年,TikTok平台上假发类目第一品牌OQQL同样来自许昌。
经过持续发展,许昌假发产业已从最初的小作坊模式,发展成为规模庞大、体系完善的产业集群。
目前,当地假发相关经营企业超过4000家,从业人数超过30万,产品涵盖三大类、六大系列、三千多个品种,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欧美市场占有率达到40%,在非洲市场更是超过70%,许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假发之都"。
从明代的戏曲道具制作到如今的全球假发产业中心,许昌的发展历程证明,没有天生的产业优势,只有后天的努力与突破。
今天当非洲时尚博主戴着许昌假发在TikTok上收获百万点赞,当华尔街精英用许昌发片遮掩脱发区域,当东京cosplayer使用许昌彩色假发演绎二次元角色,这座中原小城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最生动的注解。
许昌假发产业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更展示了区域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路径。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