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理由是印度对美国农产品设置壁垒,并威胁若继续采购俄罗斯石油,将施加更严厉的“二级制裁”。
这一举措延续了特朗普一贯的贸易强硬策略。此前,他已与欧盟、日本、韩国等达成关税协议,税率控制在15%至19%。
印度却成为例外,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指责印度“关税高得离谱”,并称其购买俄油是在“助长冲突”。
数据显示,2024年印度与美国贸易额达1900亿美元,但美国对印度贸易逆差高达458亿美元,这成为特朗普施压的焦点。
印度经济的崛起为莫迪的强硬提供了底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底,印度经济总量可能超过日本,位列全球第四,两三年内有望超越德国,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印度经济增长率稳定在6.2%至6.5%,得益于庞大内需市场和制造业的快速扩张。莫迪的“买国货”倡议正是抓住了这一优势。他呼吁民众支持本土品牌,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
2025年7月,印度政府推出多项政策,补贴本土企业,鼓励生产从纺织品到电子产品的本地化商品。班加罗尔的科技公司开发出价格比进口品牌低30%的智能手机,迅速占领中低端市场;旁遮普的纺织厂则加大生产,推出价格亲民的传统服饰,取代部分进口服装。
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同样是这场博弈的关键。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印度利用西方对俄油的限价政策,以折扣价大量进口,2025年上半年日均进口约175万桶,占其石油进口的三分之一。
这不仅降低了能源成本,还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2024年,印度与俄罗斯双边贸易额达687亿美元,较疫情前增长近6倍。
7月初,印度因炼油厂技术调整短暂暂停俄油采购,引发外界猜测,但政府迅速澄清只是临时措施,采购已恢复。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斯瓦尔表示,能源进口基于国际市场价格和地缘局势,不会因外部压力轻易改变。
莫迪的强硬姿态还体现在武器采购上。印度继续推进与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和战斗机交易,强化南亚地区的军事能力。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访问莫斯科,商讨长期能源和武器合作,确保供应稳定。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印度不愿在美国的压力下放弃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莫迪政府认为,放弃俄油和武器不仅会推高国内物价,还可能削弱印度在地缘政治中的独立性。
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并非对所有国家都奏效。他与欧盟、日本等达成协议,但印度拒绝妥协。印度作为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成员,与中国、俄罗斯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了战略缓冲。
2025年7月,印度在金砖国家会议上与其他成员国协调立场,共同反对美国的单边制裁。印度国内对此反应强烈,执政党和反对党罕见达成一致,谴责美国关税威胁损害印度尊严。社交媒体上,年轻人分享“买国货”的口号,上传穿着本地品牌服饰的照片,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
关税战对印度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出口美国的药品、纺织品和珠宝受到冲击,部分企业面临成本压力。
孟买股市在7月下旬因关税消息下跌0.38%,但随后企稳,显示出市场对印度经济韧性的信心。莫迪政府的应对措施收到成效,国内消费需求弥补了出口损失。
印度中产阶级的购买力持续增长,推动了本土品牌的热销。政府还通过减税和补贴,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莫迪的政治地位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他的“买国货”倡议不仅提振经济,还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自豪感。街头巷尾,印度人热议莫迪的强硬态度,认为他为国家争取了尊严。
尽管关税战推高了部分进口商品价格,引发小范围不满,但整体而言,莫迪的民族主义号召让印度人在外部压力下更加团结。印度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卢比兑美元汇率仅小幅下跌0.17%,显示出经济稳定性。
展望未来,印度经济崛起的步伐不会轻易停下。莫迪的“印度制造”计划正逐步改变全球供应链格局,本土企业在科技、制药和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稳步提升。
与俄罗斯的能源和武器合作预计将持续深化,为印度提供稳定的战略支持。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未能迫使印度屈服,反而让莫迪的领导力更加深入人心。
印度是否能如期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取决于其能否继续平衡内需增长与外部压力。莫迪的坚持,让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在全球舞台上站得更稳,未来之路,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美印终于“撕破脸” 印度会如何选择国家命运? 看看新闻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