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村宁次手握80万大军,听到无条件投降后啥反应?冷冷说了4个字

日本侵略者在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开始对外疯狂的扩张,一时间日军所到之处,尸横遍野,哀嚎遍地。但是随着战线的拉长,已经拖垮了日本的国民经济,就算没有美国的原子弹,在日本选择偷袭了珍珠港之后,它失败的局面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

只是有个别极端分子,仍然不肯面对事实。在日本天皇决定投降的时候,冈村宁次手握了80万大军,他决定做拼死的反抗,无视了天皇的决定,反而回复天皇四个字

无论以何种目的的发起的战争,无法掩盖当权者卑劣的目的,战争必然会造成伤亡,其实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战争是下下策。而早在《孙子兵法》中,就曾经对战争有所描述,上兵伐谋,最好的战争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日本与我们的渊源一直非常深远,而且在封建时期,日本一直都是我们的附属国,甚至在唐朝的时候,还派遣了遣唐使,学习了唐朝的文化。所以在日本的文化中,我们会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但是由于人的思维方式出现了偏差,所以同样的文化,到了日本国土就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其实早在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前,冈村宁次的心目中,对于这场战争的未来发展,他早已经有了自己的猜想,他非常明确的知道,日本必输无疑。只是存在骨子里的侵略的思想,让他不愿意承认,他选择继续穷兵黩武,武力扩张,掩饰自己的自卑和贪婪。

日本在发动此次战争之前,它给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营造大东亚共荣,为了拯救万千中国人民,所以他们迫不得已才会发动此次战争。然而作为法西斯国家,他们卑鄙的行径以及贪婪的欲望是无法被磨灭的。原本三个法西斯国家与全世界为敌,就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

在日本侵华战争之初,由于中国内政十分的混乱,国民党一直在忙着剿共,剿匪,这给日本侵略者提供了机会,他们几乎十分轻松的占领了东北三省。这对于日本侵略者来讲是意外收获,日本对于占领中国的野心,一直也没有停止过,在明朝时期,他们就在东南沿海地区作乱,于是我们还出现了抗击倭寇的名将戚继光

自从遣唐使来到了唐朝,看到了唐朝的繁荣昌盛之后,当遣唐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带回去,面对着自己国家国土面积十分狭小的情况,日本天皇的内心自然蠢蠢欲动,只是那时他们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他们也没有必然的把握

当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之后,他们认为占领中国已经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所以便制定了快速占领中国的计划。但是无数的国人选择站起来,以血肉筑成长城,来抵御侵略者,日本遭遇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反抗。当时日本并不仅仅与我们国家开战,他们在东南亚战场上也十分的繁忙,甚至于还忙着与美国开战。如此情况下,就给了日本极大的压力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的日本人口一共才7000万人左右,能够上战场的战斗力1000万左右,它用着1000万的人口与全世界对敌,原本就是一件风险性极高的事情。尽管他们拥有了先进的武器,先进的军事理念,但是兵力补给不足也足以拖垮他们

在1942年的时候,日本已经将700万战斗力投向了战场,如此情况下,使得日本国内的经济濒临崩盘,劳动力稀缺,而且日本为了保证军事开销,几乎在全国范围内搜刮财物,当年日本国内普通百姓家中的锅碗瓢盆都被贡献出去了,就算没有美国的原子弹,日本也支撑不了多久。

日本过于急功近利,它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选择在太平洋战场上发动了战争,这也使得日本惹怒了美国,加快了它投降的速度。1945年日本天皇给冈村宁次发来密电,这封密电中明确告诉冈村宁次,他要准备投降,但是冈村宁次仍然十分强硬,他回复“继续作战”四个字。

冈村宁次能够做如此选择,正是因为军国主义思想在作祟,他此时就像一个赌徒一样,决定为自己的国家做最后一搏。他天真的认为只要自己努力绝不服输,这一场战争必然会胜利,但是毛主席曾经说过所有侵略者必将被打回去,所以这一场战争,日本毫无疑问的输掉了,而冈村宁次最终也选择投降,他在痛苦中度过了余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5

标签:历史   无条件投降   万大军   日本   战争   侵略者   美国   唐朝   中国   法西斯   国家   天皇   密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