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3类牙膏或有潜在致癌风险,不建议购买!您家有吗?

清晨的阳光刚刚穿透窗帘,李阿姨照例起床准备刷牙。她信手拿起家里新买的“美白牙膏”,这一款据说能让牙齿更白、更亮,每次用的时候都有种淡淡的薄荷香。然而,最近在社区健康讲座上,医生特意强调了某些牙膏成分的健康隐患,让李阿姨心里“咯噔”了一下。

回想起新闻里提到的有些牙膏甚至关系到癌症风险,她不由开始怀疑,这些看似普通的牙膏,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是不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把“健康地雷”带进了自家卫生间?

其实,许多人对牙膏的安全性缺乏了解。大多数人认为牙膏只是简单的清洁用品,或者觉得价钱贵的、包装高档的更安全。可真相却远没有那么简单。

近年权威医学研究和监管通报不断指出,有三类常见牙膏成分,存在潜在致癌风险。不少家庭还在持续使用,隐藏的危害却可能悄然累积。

你是否注意过牙膏管背后的配料表?事实上,牙膏的成分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除了常规的清洁磨料和保湿剂,部分牙膏为了追求美白、抗菌或特殊功效,会额外添加一些成分。正是这些“功能型”添加剂,可能给健康带来隐患。

三氯生:抑菌广泛,却有致癌嫌疑

早年出名的“抗菌型牙膏”大多会添加三氯生,它属于低毒性的广谱抗菌剂,可以有效减少牙菌斑和牙龈炎症。不少家庭被“杀菌、防龋齿”的宣传吸引,长期将其作为口腔护理主力军。

但据《自然通讯》的一项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长期低剂量接触三氯生,会导致肠道炎症,干扰甲状腺健康,甚至可推高肠肿瘤风险。全球多国已对三氯生严加限制,欧洲和美国的部分厂商更是主动下架含该成分的日化品。

二氧化钛:让牙齿“更白”,隐患伴随而生

不少“美白牙膏”在成分表里添加了二氧化钛,这是一种常见的白色涂料,可让牙齿在视觉上焕发“瓷白”效果。但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机构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长期口服摄入口腔和肠胃道后,二氧化钛可诱发肠黏膜癌变和相关肿瘤的发生

尽管在常规用量下,对人体危害处于争议中,但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最新研究也已提醒:不建议在食品与日化产品中长期添加该成分。

苯扎氯铵:杀菌有余,平衡不足

苯扎氯铵在部分抗菌牙膏中常见,其主要作用是抑制口腔致病菌群,减少口腔溃疡和牙龈问题。但美国实验数据显示,长时间暴露于低剂量苯扎氯铵环境中,会显著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动物试验还发现苯扎氯铵摄入后,结肠肿瘤的发生率大幅升高

专家提醒,这类化学抗菌剂虽有一定临床效用,但普通家庭并不需要长期使用含其成分的牙膏。若滥用甚至可能“杀菌过头”,引发更多口腔及消化健康隐患。

为什么这些牙膏仍在市场流通?“高价高端”不等于绝对安全

不少消费者坚信“便宜没好货”,只要价格高、品牌响,就能买到更安全的牙膏。但据2022年北京消协对28家企业64种牙膏产品的抽检产品售价从1元到23元,实际成分和品质区别并不大。功效型牙膏为了广告噱头,常常添加更多所谓“功能成分”。结果反而让本该简单的清洁用品,变成了健康隐患的温床。

还有不少商家宣传“抗幽门螺杆菌、抗癌牙膏”,实际专业医生早已辟谣:用牙膏刷牙无法根除胃内幽门螺杆菌,更谈不上预防癌症。口腔健康的改善,仍需回归到规律刷牙、合理选型。

盲目迷信“神奇牙膏”,反成了健康的负担。长期承载功能性成分的牙膏尤其要警惕,美国口腔专家Linda Straub Bruce建议,日常选购牙膏时应避开:三氯生、苯扎氯铵以及二氧化钛等添加剂。

如何科学挑选牙膏?权威实用的小建议

面对琳琅满目的牙膏货架,我们应该怎么选?医生的意见是,简单、规范、适度、科学配比比“神奇宣传”更重要。

首选普通含氟牙膏。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数据,含氟牙膏每天使用可降低40%患龋齿的风险,这是最科学、最大众的日常选择。对于3-6岁儿童,需家长陪伴刷牙,预防误食。

留意磨擦剂类型。优先选择含氢氧化铝(颗粒最细)的牙膏,对牙釉质损害较小。避免二氧化硅、碳酸钙颗粒过粗的牙膏,长期使用反而伤牙。

减少功能型牙膏依赖。如抗菌、美白、止血等功效型牙膏,只宜短时过渡使用。长期刷牙以普通清洁为主,避免功能成分在口腔和消化道蓄积,降低健康风险。

注意成分标签,定期更换品牌和款式。不要持续依赖“功能牙膏”,防止某一类成分摄入超标。

有慢病基础或家族肿瘤史人群,选用更严谨、配料简单的牙膏,避免一切“神秘配方”。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5块和25块的牙膏有啥区别?真相可能让你大吃一惊》.生命时报.2017-10-17

《注意!牙膏选错也可能致癌,含这7种成分的立刻扔掉!》.三峡晚报. 2016-04-21

《全国爱牙日:牙膏会产生“耐药性”?要经常换?真相是……》.科普中国.2022-09-20

《提醒:3类牙膏或有潜在致癌风险,不建议购买!您家有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养生   牙膏   风险   建议   成分   口腔   健康   隐患   简单   肿瘤   美国   抗菌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