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过后,中科院叮嘱吃药的高血压病人:天气炎热切记“3防4忌”

大暑刚过,天气进入一年中最热的阶段。

很多人以为高血压是冬天的病,夏天就可以松口气

但现实是:每年这个时候,医院急诊室里因为高血压引发中风、心衰的病人却并不少见。

为啥?就是因为夏天这个“降压陷阱”太隐蔽了

高血压不是天气说了算的病,别以为气温升高就能“自动好转”。中科院健康研究中心就特别提醒:高血压患者夏天一定要守好“3防4忌”,否则血压波动比天气还凶险

第一防:防脱水

夏天出汗多,很多人觉得“喝点水就行”,但你知道吗?轻度脱水就可能让血压突然飙升或骤降

人体水分一旦不够,血液会变稠,血液流动阻力变大,血压就像憋气一样往上冲

尤其是本身就吃着降压药的人,水喝少了,血压波动,还容易引发肾功能问题。

别等到口渴才喝水

建议每天定时喝水,不渴也喝,尤其是清晨起床后和外出回来时。

如果你是老年人或本身就有肾病,更要注意水分摄入的稳定性

第二防:防乱停药

这是最危险的一条。

很多人看到夏天血压下降,就觉得“药也该停一停了”

结果血压反弹,甚至出现“高压低压齐飞”的情况。

医学上把这叫做“季节性血压波动”,是因为天气热,血管扩张,血压看似降了,其实身体“假象繁荣”

一旦停药,等气温稍有变化,比如进空调房、早晚温差大,血管收缩,血压会反弹得更猛。

正确做法是:药不能停,更不能自作主张减量

如果你觉得夏天吃药后血压偏低,应及时去医院复查,由医生调整剂量,而不是自己当“临时医生”。

第三防:防情绪中暑

你以为中暑只是头晕、出汗多?错!情绪中暑也是高血压的大敌

天气一热,人容易烦躁、易怒,尤其是一些退休老人,觉得“家里太闷、路上太晒”,心情一急,交感神经一兴奋,血压蹭蹭往上飙

控制情绪,其实就是控制血压

可以试试深呼吸、泡脚、听音乐这些简单方式来缓解焦躁,切忌夏天还跟人吵架、激动,血压一上头,后果比热中暑还严重。

说完“3防”,我们再来说说“4忌”。

这四个生活细节,是高血压患者在大暑时节最容易踩的坑。

第一忌:忌空腹出门

很多人喜欢早上天凉快时出去锻炼,但空着肚子一运动,血压容易下降过猛

再加上早晨本就是血压波动的高峰期,容易出现头晕、摔倒,甚至晕厥。

建议吃点东西再出门,哪怕是一小块面包、一杯牛奶,也比空腹好

运动强度要适中,不要追求大汗淋漓,高血压人群以散步、太极等温和运动为主。

第二忌:忌猛吹空调

很多人一回家就把空调温度调到18度,从38度的室外进到18度的室内,这种温差刺激对血管是巨大打击

血管一收缩,血压立马升高,这就是很多人夏天在家里反而血压不稳的原因。

空调温度建议控制在26度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度为宜

不要对着头吹,尤其是睡觉时,容易引发头痛、感冒、血压波动。

第三忌:忌暴饮暴食

夏天胃口不好,有人白天吃得少,晚上猛吃一顿,或是大吃冰镇西瓜、冷饮、烧烤。

这些食物油腻、寒凉,还容易引发胃肠不适,间接影响血压

特别是高盐、高脂的食物,会加重血管负担,让血压更难控制。

建议高血压患者夏天饮食要清淡,少盐少油,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西红柿等,有助于调节血压

第四忌:忌私自用药调压

看到血压高了,就自己加一片降压药;血压低了,又少吃一片。

这种“看表吃药”的做法非常危险

血压不是一时一刻的事,需要长期稳定控制,而不是靠临时抱佛脚。

任何药物调整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尤其是老年人,身体代谢慢,药物吸收不同,随意增减药量,可能带来严重副作用,甚至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说到底,夏天虽然让人“感觉”血压低了,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这种季节更需要警惕。

因为它太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失去了对疾病的敬畏

别拿“感觉”当依据,血压控制永远靠“数据说话”

每天定时测量血压,记录变化,是高血压患者最基本的自我管理手段。

如果你觉得血压“太低”或“太高”,第一时间不是停药或加药,而是去医院复查、咨询医生。

还有一点很重要:高血压永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家人的理解、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支持系统,都能帮你更好地与这个“沉默的杀手”共处

别小看了这些细节,它们往往比药片更有用。

夏天的高血压,看上去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

别让一时的“好转假象”掩盖了长期的风险

真正聪明的人,是在身体“安静”时也不掉以轻心。

防范未然,永远胜过亡羊补牢

当我们开始认真对待血压,不再被温度变化牵着鼻子走,才是真正走在健康的路上。

请记住:大暑之后,天热可怕,血压更可怕。

别让“看起来没事”成了你健康的漏洞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文献:

[1]李秀芳, 张建国. 高温环境下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特点及干预措施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4, 44(5): 412-416.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2024年修订版)[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4.

[3]王颖, 刘志刚. 高温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784-3789.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6

标签:养生   大暑   高血压   中科院   炎热   病人   天气   血压   夏天   高血压患者   医生   温差   血管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